竖向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的实用设计方法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dw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简化钢框架设计的分析常把梁柱连接假定为理想的刚接或铰接,由于造价和施工的原因,大部分连接介于两者之间,为半刚性连接。组合楼板和半刚性连接钢节点组成一种新的连接形式—半刚性组合连接,节点的组合效应主要通过楼板内连续贯穿的纵向受力钢筋和足够的抗剪连接件来实现。国内外大量试验和多次地震灾害表明,半刚性组合连接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半刚性组合连接可以节约造价,加快施工速度。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主要应用于居民住宅和办公大楼。   随着住宅产业化进程的发展和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推广,半刚性连接性能的研究迫在眉睫。国外已出现与半刚性连接节点设计有关的规范EC3和EC4,尚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框架整体设计方法,目前我国设计规范对于半刚性连接设计也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因此,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的实用设计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竖向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的实用设计方法,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独具特色的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元方法、分层法和弯矩分配法分别进行了竖向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的弹性分析。用有限元方法探讨了考虑不同M-θr模型影响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的性能。在有限元分析中,考虑了组合节点的M-θr模型和组合梁等效刚度,引入反映连接刚度的端部约束系数,通过考虑半刚性连接的特性修正了刚接框架的结构刚度矩阵和杆件固端力。通过修正刚接框架梁的固端弯矩、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用分层法和弯矩分配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的内力。   其次,提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半刚性连接无侧移组合框架梁挠度的简化计算方法,建议了一个合理的线性割线刚度Rks来替代非线性连接弯矩-转角关系的切线刚度。   给出了半连续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塑性分析方法和弯矩重分布方法来分析竖向荷载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极限承载能力状态的内力。研究表明,在极限承载能力状态,需要考虑节点的弯矩承载能力和延性;塑性分析方法不需要像弯矩重分布方法那样进行结构整体分析,分析的工作量极大降低,能给出了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再次,在国内首次进行了竖向荷载作用下两榀足尺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的试验,验证了竖向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理论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平端板型组合连接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其转动能力也可满足设计要求(一般要求组合节点转动能力不小于30mrad);由于受纵向钢筋锚固性能和柱端约束强弱的影响,试验中边柱组合节点弯矩承载力约为中柱组合节点弯矩承载力的72%~75%,达到极限破坏时,边柱组合节点的极限转动能力明显比中柱组合节点大;目前国内外规范都没有考虑到钢梁下翼缘屈服对挠度的影响;刚接或铰接假定方法对组合框架分析具有不适用性,塑性分析方法是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有效方法;对于半刚性连接、部分强度的节点,框架分析要考虑节点的特性。   最后,建立了无侧移框架和有侧移框架的三柱子框架模型,考虑了梁端和柱远端不同约束情况,推导了无侧移和有侧移半刚性连接框架计算长度系数的修正公式。研究了荷载水平大小和非线性M-θr关系曲线对柱有效长度系数的影响。给出了两种确定转动刚度的简化方法,通过数值分析发现简化方法一可代替精确方法用于工程实际设计。   对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中有关框架柱稳定内容作了一些修正建议,给出了较简单实用的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的稳定设计步骤。对相同荷载条件下不同结构形式的框架作了经济评价,研究表明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是目前工程抗震技术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探讨的粘弹性阻尼器及其在高层建筑结构控制中的应用,属于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研究。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的粘弹性阻尼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软土地基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大量出现。由于软土强度较低、压缩性大、渗透性小、地基承载力低,加荷后容易变形。要是将软土
预应力锚杆在岩土工程加固中可以充分地发挥岩体的自承潜力,改善和提高岩土介质的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减轻支护结构的荷载,节约工程投资,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尽管预应力锚
有些建筑结构由于设计失误、老化、材料质量缺陷、地震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功能已不能满足安全、适用、耐久性能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结构,使其发挥正常功能,达到经
自“9.11”以来,人们对于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一旦在人口高度密集和集中的城市环境中发生突发性爆炸事件,将对城市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治理滑坡很有效的一种工程措施为布置抗滑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结构型式的抗滑桩开始应用于滑坡治理。其中,对于一些大型、特大型滑坡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软土基坑工程领域的科研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些较为突出的理论成果。然而,当采用管桩作为软土地质的基础时,在基坑开挖阶段,时常因软土独有
黄土丘陵沟壑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环境,在基础建设过程中,黄土高填方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延安新城区建设中黄土高填方工程为研究背景,该工程主要以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为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高层建筑发展迅速,而隐框幕墙由于建筑外表面干净、整洁、视觉效果良好等优点在高层建筑结构被广泛应用,但按照我国现行幕墙设计规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板剪力墙——折板钢板剪力墙,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整片墙和开洞墙进行弹性屈曲分析、极限承载力分析和滞回性能分析,为剪力墙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