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动员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下,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社会中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态度、价值观等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形成其特有的内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什么社会形态,社会动员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都会以其特有的方式和内容,来推动社会的前进。因此,社会动员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向着多样化、信息化、开放化方向发展。新的时代已然来临,新的时代呼唤社会动员新的变化。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动员机制亟需完善。那么选择何种角度对社会动员进行研究,是本文选择的关键点。社会动员问题是公共管理学术领域的热点问题,激励相关问题是管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从我国政府社会动员激励机制的研究确实存在于这两个热点之中的较冷领域。就二者分别的研究价值来看,二者均具有现实和理论上完全可行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激励理论和社会动员理论的支撑对社会动员激励问题展开机制研究。首先对我国政府社会动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做出分析,发现现有我国政府社会动员激励机制的外在表现、内在规律、制度保障以及实施情况这几个方面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分析现有激励机制中机理、规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随后,文章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即从我国政府社会动员激励机制的机理、规制以及操作实现这几个部分做出机制完善研究。继而,文章针对该研究假设分别从机理完善的合理性、规制完善的有用性、操作完善的适用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证,最终得出全文的结论。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社会动员与激励理论这两个热点问题相结合,选择了热点交叉后出现的较冷领域进行研究,针对现有我国政府社会动员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机制研究方法系统性地进行研究,并完成了相关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