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视野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ily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遗产的概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确立,对于保护全人类共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该公约签订来,世界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并保护本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使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遗产保护理论也得到逐步发展。但是,由于大型公共或私人工程、城市化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自然蜕变过程加剧、土地利用的变更等因素,使得世界遗产面临严重威胁。因此,国际社会试图通过建立一个永久性的、依据现代科学方法组织的、集体保护的有效制度来保护这些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我国是一个自然与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但是我国的世界遗产却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威胁,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法律严重不足是威胁中国世界遗产最根本的原因。因此,结合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和遗产特点,尽快建立和健全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已成为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课题。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是一个影响广泛,涉及领域极为广阔的问题,并非是一种研究方法或是一门学科知识所能完成的。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和比较的分析方法,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历史渊源;综述了世界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世界遗产的特性并指出对其进行国际保护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保护组织的发展等方面,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针对保护世界遗产的国际性法律文件,重点解读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三部分,针对世界遗产保护中缔约国的责任问题,本部分进行较为深入
其他文献
本文对经营模式及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内涵、分类及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比较综合,对国内外证券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分类进行了总结,由此建立了由收入来源、证券研究、客户关系和
以近10年(2005—2014年)《外语界》等14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刊载的132篇翻译能力研究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中关于翻译能力方面的研究按研究内容大致
表现性是设计的基本属性。在高中羽老师的书中这样定义到:“什么是表现?表现是提炼,表现是强化,表现是对方法与形式要素的调动,表现是对观众视觉与心理感染的牵动,表现是针对
自组织理论是现代复杂性科学的卓越成就。事实证明,自然系统的运动遵循自组织规律,人类系统的运动也遵循自组织规律。 本文根据自组织理论和团队的特性,提出自组织团队可
自弗洛伊德创立第一个科学形态的人格理论以来,西方人格心理学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百年来,西方人格心理学学派林立,理论如云。本文从人格理论的内容着手,力求探讨西方人格理
<正>随着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标准和专利作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不可避免的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信息产业与通信产业领域。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
闽江口湿地是福建省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应用遥感数据,结合GIS、GPS技术,对闽江口湿地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应用遥感技术能及时准确快速掌握闽江口湿地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演变过
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双方利益、建设工程整体效益、社会效益出发,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索赔的发生次数越少越好。基于此,笔者从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三个角度对建设工程施工合
<正>从企业的长期价值来看,绩效评价的方式常常比结果更重要。对于那些已经有健全流程管理体制的集团公司来说,绩效管理的关键在于,构建基于控制流程的母子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为了实现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企业集团必须做到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结合并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集团财务管理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也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