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移散斑干涉术的EAST壁形貌离线测量及振动环境适应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ng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变能是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终极能源之一,而等离子体磁约束托卡马克则是最有可能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手段。在长脉冲及稳态托卡马克装置运行过程中,边界等离子体与面向等离子体材料(Plasma Facing Material,PFM)之间发生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的相互作用(Plasma Wall Interaction,PWI),导致器壁侵蚀、燃料滞留、杂质生成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托卡马克装置的运行参数和运行安全。因此,研究和监测PWI过程并进行监控,对实现可控核聚变意义重大。在各种第一壁监测中,第一壁的形貌监测对了解托卡马克装置的器壁刻蚀、杂质及燃料沉积以及能流、离子流分布特征,理解PWI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急切需要发展一种能够实时、在线、原位诊断托卡马克装置第一壁表面形貌的手段。光学干涉是一种常用的形貌测量技术,具有全场、无损、非接触测量等优点,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在表面形貌计量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基于光学干涉理论,结合时间相移技术、双波长技术、激光散斑干涉技术,开发了散斑干涉图像重构算法,建立和完善了大连理工大学相移散斑干涉形貌诊断系统(DUT-Phase-Shifting Speckle Interferometry,DUT-PSSI)以满足将来EAST第一壁形貌在线诊断要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在第二章中,介绍了相移散斑干涉形貌诊断系统的建立、升级及原理实证。DUT-PSSI形貌诊断系统以相移干涉术为基础建立的,形貌重构算法采用定步长相移法提取相位,使用逐行逐列法、枝切法以及质量图引导法进行相位解包裹,完成从光强信息到相位信息再到空间信息的数据反演。采用双波长技术可以扩展DUT-PSSI形貌诊断系统的测量范围。在本章中,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重构算法的可靠性,并通过一维倾斜面及二维高斯曲面的测量重构,完成了整个测量系统的原理实证。在第三章中,主要完成了将DUT-PSSI形貌诊断系统应用于托卡马克装置第一壁形貌测量中的可行性研究。在实验室研究中,利用激光烧蚀和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处理EAST第一壁相关材料Mo和W,以产生的烧蚀坑形貌和沉积膜台阶形貌模拟第一壁的侵蚀和沉积,用在第二章中改进的实验平台对烧蚀和沉积样品形貌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与探针式轮廓仪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考虑EAST的真实第一壁部件:钨瓦、钼瓦及石墨瓦,其表面均为光学粗糙表面,激光入射到表面发生漫反射,无法在干涉测量中形成干涉条纹而导致形貌测量失败。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散斑干涉技术,记录形变或位移前后的散斑干涉图,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得到散斑干涉条纹,进而得到物体表面的形变信息或者位移信息。本章使用引入散斑干涉技术的DUT-PSSI系统对EAST第一壁W瓦小样上的烧蚀形貌进行了离线测量,成功得到了其重构形貌,证明了将DUT-PSSI系统应用于EAST第一壁形貌诊断中的原理可行性。在第四章中,对现有的DUT-PSSI形貌诊断系统进行了系统地测试评估,并根据EAST第一壁表面形貌诊断的技术要求分析了现有系统的不足,明确以后的改进方向。在本章中,用DUT-PSSI形貌诊断系统对不同烧蚀脉冲数的烧蚀坑形貌和不同沉积时长的沉积膜厚度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测量,并将结果与白光干涉仪测量结果相对比,以确定DUT-PSSI的测量范围和测量误差。另外,考虑测量噪声、残余平整度、测量可重复性、测量误差等几个因素,计算了不同波长下DUT-PSSI形貌诊断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最后,综合EAST第一壁表面形貌的诊断要求,从测量范围、测量精确度、时空分辨率、覆盖范围等几个方面,总结了 DUT-PSSI系统已有进展及现阶段挑战,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为DUT-PSSI形貌诊断系统将来应用到EAST第一壁表面形貌在线诊断中提供经验参考及技术支撑。在第五章中,针对EAST振动环境下的形貌诊断展开研究。DUT-PSSI形貌诊断系统中关键的相位提取技术采用的是定步长相移法,该方法是在时间序列上采集多幅干涉图样,并在相邻干涉图之间引入固定相移。EAST中的振动将会在相移中引入不确定量,在相位计算中引入误差,严重影响测量准确度。在实验室利用位移发生器模拟EAST中的振动,细致研究了不同模式的振动对DUT-PSSI系统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同时,从改进相位提取方法和优化曝光时间两个方面分别对重构算法和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DUT-PSSI系统在振动环境下的测量准确度,使DUT-PSSI系统能更好的适应EAST振动环境下的形貌诊断。在第六章中,综合前述各章的研究内容,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二氧化碳作为C1资源具有廉价易得、储量丰富、安全无毒等特点,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和能源燃料具有重要意义。δ-内酯、甲酸盐和甲酰胺类化合物在医药化工、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通过催化CO2转化合成这些化合物的方法存在着反应选择性较低、反应条件苛刻(如高温、高压)、催化体系复杂和催化剂制备繁琐等问题。因此,开发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高效的方法合成这些化合物,已经引起科研人员的关注
学位
托卡马克(Tokamak)是有望实现可控核聚变进而解决人类能源及环境问题的磁约束聚变装置之一。在实验中观测到的粒子、能量及动量输运都远高于经典及新经典理论的预测值,无法通过碰撞理论进行解释,通常将该现象称为反常输运。研究表明,引起反常输运的主要原因是微观漂移波不稳定性驱动的湍流。其中具有离子拉莫尔回旋半径尺度的漂移波不稳定性主要有离子温度梯度模(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M
学位
等离子体与器壁相互作用(Plasma-wall interaction,PWI)是影响未来磁约束核聚变装置稳态放电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功率长脉冲放电条件下,来自上游等离子体的强热流和粒子流将沿开放磁力线输运并打到下游偏滤器靶板上,这将侵蚀偏滤器靶板,甚至会造成偏滤器靶板出现熔化、蒸发等现象,缩短了偏滤器靶板材料的使用寿命。另外,因侵蚀产生的大量杂质会渗透到芯部等离子体,稀释背景等离子体且杂质辐
学位
气体膜分离技术是继深冷分离与变压吸附之后的“第三代气体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等优点。膜材料作为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核心要素,其性能直接影响膜分离过程的效果。其中,炭分子筛膜(以下简称炭膜)是由聚合物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制备而成的一种新型炭基气体分离膜材料。与商业化聚合物膜相比,炭膜具有气体分离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天然气脱酸、空气分离、氢气纯化等过程中有广阔的应
学位
由于钙钛矿材料优异的光电性质,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认证效率已高达25.5%,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材料具有低成本、高化学稳定性和强疏水性等优点,碳电极可同时取代贵金属顶电极和空穴传输材料,并对PSCs具有一定的封装作用。因此,基于碳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C-PSCs)的开发可降低器件成本,增强器件稳定性,是解决PSCs高成本和低稳定性问题的重要策略。然而,相比于传统PSCs,C-PS
学位
痕量污染物具有低浓度、高毒性等特点,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备受科研工作者重视。常见痕量污染物检测技术存在制样复杂、设备成本高、难实现在线检测等不足,亟待开发便携、低成本、可原位在线检测的新技术。本论文对微秒、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在痕量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利用脉冲电解质阴极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对痕量重金属进行检测,还利用纳秒脉冲放电改性的活性炭吸附富集痕量多环芳烃,使其达到检测仪器的检出限,
学位
为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实现可恢复功能城市,设计与建造震后功能可恢复结构是有效途径之一。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中容易出现层屈服机制,并在柱脚处形成塑性铰,导致结构延性差、耗能能力低、残余变形明显,不利于震后功能的快速修复。在推进钢结构建筑的过程中,控制结构的损伤分布,降低残余变形及损伤程度,对于提升其震后功能可恢复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柱脚抬升式摇摆中心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由波纹
学位
薄壁结构是一种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中利用率最高的承载部件之一。由于固有缺陷、疲劳载荷、材料老化和环境侵蚀等因素的作用,薄壁结构中不可避免地会萌生损伤,进一步出现损伤积累,造成材料性能退化,导致结构承载能力降低。因此,由损伤引起的结构失效是薄壁结构在服役过程中需关注和预防的重点。相比传统超声体波,超声导波更适用于大面积薄壁结构的损伤快速检测/监测。近几十年来,研究者们在简单薄壁结构和复杂加筋薄壁结构
学位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空气污染物降解、能源转化等领域展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受到了科研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开发可满足应用的稳定等离子体源,并对等离子体源的特性以及活性物种的产生、淬灭和时空分布进行诊断,进而研究活性物种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理,已成为等离子体应用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以等离子体技术在VOCs降解、CO2/CH4转化中的应用为出发点,开展了等离子体源特性研究、等离子体应用中活性物种诊断以及等
学位
三氟甲基是一种重要的含氟基团,广泛存在于医药、功能材料及农药分子中。因此,含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以三氟甲基烯烃类反应砌块为底物来合成结构新颖的三氟甲基化合物的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好等特点。课题组在前期的工作中合成了(Z)-三氟甲磺酸三氟甲基烯基酯砌块并将其应用于多种含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本论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首先将(Z)-三氟甲磺酸三氟甲基烯基酯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