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成熟林细根形态与化学计量的海拔梯度变异特征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m_7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在安徽省金寨县天马国家自然保护区,以不同海拔高度(750 m、850 m、1000 m、1150 m)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成熟林为对象,采用土钻法获取土壤细根样品,分别测定了不同海拔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20-30 cm)土壤细根生物量、形态特征参数和生态化学计量。结果表明:1、生物量与形态特征参数随海拔升高,0-30 cm 土层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比根长、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均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细根生物量在海拔750 m处达到最大值,其余指标在海拔1150 m处达到最大值。随土层深度增加,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均呈减少趋势,细根比根长则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测定海拔梯度范围内,850 m海拔处细根生物量和各形态指标值均最低。0-1.0 mm径级细根在各海拔对细根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的贡献均最大。细根生物量与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细根比根长呈负相关关系。2、碳、氮、磷和稳定性碳氮同位素含量不同海拔杉木成熟林细根C、N、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29.70 g/kg、10.30 g/kg、0.70 g/kg。细根δ15N 和δ13C 平均值分别为:-1.23‰、-26.97‰。随海拔梯度增加,细根平均C、N和P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细根δ15N和δ13C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随土层深度增加,细根平均C含量和δ13C值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N、P含量呈减少趋势;平均δ15N呈增加趋势。细根的δ15N值与N含量,δ13C值与C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3、碳氮磷化学计量比杉木成熟林细根C/N、N/P、C/P 比平均值分别为32.58、14.94、488.09。随海拔梯度增加,细根C/N、N/P、C/P 比均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随土层深度增加,细根C/N和C/P 比呈递增变化趋势,细根N/P 比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细根P含量与C、N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细根P含量会影响到细根C和N的含量。细根N、P、C/N 比、C/P 比与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之间关系密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而细根C和N/P 比与细根性形态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且各化学计量与细根比根长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4、不同海拔细根生物量、形态特征、化学计量的土壤影响因子在0-10 cm、10-20 cm 土层,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土壤容重、pH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20-30 cm 土层,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土壤容重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趋势,pH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比根长与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细根化学计量与土壤含水率没有显著相关性。细根生物量和表面积密度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其余指标均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与土壤pH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细根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pH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其他文献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通过企业文化激励员工的发展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企业文化也逐渐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公司是属于智力
为了实现车刀和铣刀参数自动视觉检测,阐述了刀具图像轮廓特征提取方法及其在刀具参数测量中的应用。利用Matlab软件对刀具图像进行了灰度化、滤波、二值化、亚像素边缘检测、特征提取、角点检测等技术处理。对刀具轮廓特征点进行提取,采用了最小二乘法对刀具的轮廓进行拟合,得出相关的直线方程。根据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确定了刀具轮廓的直径,角度等相关参数。测量结果表明,较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提高了刀具参数
英语写作,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一个语言交流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不只是体现在各类的技能测试考试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十分重要。但就目前来看,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学生写作兴趣不高、抱有畏难情绪以及成绩不易提升等问题,因此对于寻找出一种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转变学生写作态度,提升学生写作成绩的写作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
本论文采用了理论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实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归纳总结了薪酬管理相关研究成果及理论观点,梳理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互联网软件公司EH公司的薪酬管理
在研究铆钉连接传力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用铆钉连接的双层槽钢梁的设计问题,文中给出的结论,既有理论的进步,又对实际设计工作有具体指导意义.
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中级蒙古国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分析连词“和”“而”“并”用法异同的基础上,对蒙古国留学生使用它们产生的偏误类型和偏误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概括了该连词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本体研究的现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
重输入轻输出是英语教学的一大误区,这使得很多学生会读不会写。而阅读和写作关系密切,“以读促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读后续写题型的出现更是掀起“读写结
湘杂棉3号,原名湘SK5-1,是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省棉花所联合选育开发的抗虫杂交棉品种。该品种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26d,与普通棉比较,其显著特点是:出间生长势强,叶片大
例题是联结数学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纽带,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影响数学教学效果。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选择好典型例题从而没有有效发挥例题之效用。
利用半功率带宽法识别系统的阻尼比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方法,但精度受到作图准确性及人员判读的经验所制约,严重时甚至不能准确拾取出半功率点。该文提出识别阻尼比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