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双子叶植物,属管状花目,茄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SPL基因编码一类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PL8是拟南芥第一个被报道具有功能的SPL基因,缺失SPL8基因造成拟南芥半不育的表型,主要是由于花药发育异常。SPL8的这一功能在番茄中是否保守?尚不清楚。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番茄SPL8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将为开发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双子叶植物,属管状花目,茄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SPL基因编码一类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PL8是拟南芥第一个被报道具有功能的SPL基因,缺失SPL8基因造成拟南芥半不育的表型,主要是由于花药发育异常。SPL8的这一功能在番茄中是否保守?尚不清楚。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番茄SPL8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将为开发利用SPL8基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研究通过分离克隆番茄中的两个SPL8基因及其启动子:SlySPL8a、SlySPL8b、p SlySPL8a和p SlySPL8b,分析其表达模式,并进行亚细胞定位;应用CRISPR/Cas9技术在番茄基因组中敲除SlySPL8a和SlySPL8b基因,分别构建Slyspl8a和Slyspl8b单突变和Slyspl8a Slyspl8b双突变植株。主要结果如下:1.SlySPL8基因其及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lySPL8a和SlySPL8b基因分别编码293和299个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表明,它们均含有SBP-BOX保守结构域和3个外显子。2.利用PCR技术扩增番茄中的两个SPL8基因编码区和它们的启动子:SlySPL8a、SlySPL8b、p SlySPL8a和p SlySPL8b,序列全长分别为882 bp、900 bp和3000 bp、3000 bp。利用RT-PCR分析SlySPL8a和SlySPL8b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两个基因在营养器官茎、叶中表达量较低,在根中不表达;在花萼、未成熟的花药、雌蕊中表达,尤其在绿果中表达最高。但在花瓣、成熟的花药、花序和成熟的红果不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lySPL8b-GFP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但SlySPL8a-GFP没有获得转基因植物。p SlySPL8b::GUS植株染色结果显示,SlySPL8b启动子的活性在叶片和雌蕊的柱头上。3.构建番茄SlySPL8a和SlySPL8b的CRISPR/Cas9敲除载体,以及两个基因同时敲除的载体。由于未知原因只获得了Slyspl8a突变体植株,无法获得Slyspl8b单突变体和Slyspl8a Slyspl8b双突变体植株。推测可能的原因是:SlySPL8b突变可能导致番茄植株无法正常生长发育,致死。对T1突变体进行测序分析发现:其中8a,21a,27a植株未发生突变;13a,11a,22a,14a属于杂合突变;4a,19a,6a属于纯和突变;2a,17a,15a,9a,26a属于双等位突变,即两条同源染色体均发生突变,且突变类型类型不一样。对T2代植株测序发现9a-1是杂合突变;15a-2,17a-1,17a-2,26a-2,26a-3,26a-4均是纯和突变;9a-2,9a-5,26a-1,15a-3均是双等位突变。在T2代植株表型分析过程中,虽然发现多数突变体植株都存在侧枝增多,发育矮小的表型。但目前还无法确定这一表型是否与SlySPL8a基因有关,仍需要时间继续进行突变体的纯化和确认。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番茄SlySPL8基因的功能和进一步开发利用SlySPL8提供了基础资料。
其他文献
汉代属于各种制度草创时期,尤其是礼制,并不完善。汉代统治者经历多代人的努力,最终形成了“外儒内法”的统治局面,并且沿用两千余年不曾改变其本质。遵礼与违礼相伴相生,二者都是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学者对于两汉礼制的研究广泛而深刻,成果颇丰,但关于两汉违礼系统研究有待完善。本文拟从四个部分对于两汉时期的“违礼”进行梳理。首先,厘清两汉“违礼”的含义,即指“违礼”就是对于“礼”的各种外在表现形式的违背。通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当下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课改得到了教师们的积极响应,他们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并开始探索如何简约有效地教学,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对教学之“简”缺乏整体的、理性的认识和把握在实践中难免出现偏差。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清楚教学中的“简”是什么,帮助教师对教学之“简”有全面准确的把握,本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研究从“简
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控植物病害是化学药剂的主要替代手段之一。有益假单胞菌是主要的生物因子,其丰富的类群导致了多样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对实验室前期分离的荧光假单胞菌进行了筛选、鉴定,获得了四株可以激发植物免疫反应的有益荧光假单胞菌,并以菌株2270为材料,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结果如下:(1)对实验室前期筛选出的27株荧光假单胞菌进行免疫筛选、防病促生功能检测,获得四株(FP1742、FP1935
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出台新的减税降费等财政和金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中小微企业逐步成长,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趋势。与此同时,由于选择代理记账公司处理企业账务是中小微企业的刚需,代理记账行业迎来了发展机会。本文从代理记账行业的现状出发,根据代理记账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分析代理记账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导向提出一系列创新策略与方法。
全球土地资源紧张,大部分地区土壤处于不良状态,同时高速的城市化和化石能源开采等也占用和固封了大量的土壤资源,鉴于我国的能源结构,煤炭矿区因开采被破坏和煤矸石等固废堆积浪费了大量的土地,所以对煤炭矿区进行修复使其土壤恢复生态功能是解决我国土地资源问题、夯实土壤安全基石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目前的修复方法大量使用客土不仅破坏取土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修复后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也较弱,同时还存在水土流失等问题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需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希望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参考。
飞蝗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典型的爆发性农业害虫,蝗灾的爆发限制了农业的稳定发展。长期以来,对飞蝗的防治措施主要以使用化学农药为主,但是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3R问题”,所以,发展飞蝗绿色防控新方法已经迫在眉睫。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被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但因其见效缓慢,阻碍了其作为生物防治重要资源的产业化进程。虫生真菌之所以杀虫效率低,是因为当其侵染时,受
表皮脂质位于体壁的上表皮,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其具有保水性、防干燥、信息素、通讯防御、避免病菌感染等多重功能,是昆虫保护虫体内部避免外界环境压力侵害的第一道屏障,在昆虫生命蜕变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表皮脂质的组成、结构、含量和分布是决定其在恶劣逆境中能否生存的主要因素。本文以飞蝗这种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且具有毁灭性破坏的农业害虫对研究对象,研究表皮脂质特性,飞蝗不同组织部位的区域化分布特点
作为一代园艺学大师的吴耕民,是我国著名的园艺学家、园艺实践家、园艺学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园艺学事业的奠基者与开创者之一,其成长经历与我国园艺学事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论文通过对吴耕民园艺学实践的解析,分析其园艺学思想,论文主体的三章是对吴耕民一生的学术实践进行的系统分析,并通过一章对吴耕民的园艺学思想进行归纳总结。论文也可为了解中国现当代园艺学发展脉络提供一些理据。绪论部分主要针对论文研究的意
线粒体基因组因具有独立于核基因组之外的遗传信息,进化速率一般比核基因组快,且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相对容易,同时在物种进化方面可提供合适的时间尺度,故广泛应用于真菌的分类与鉴定等生物学研究中。羊肚菌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及较高的经济价值备受关注,科学合理地保护及利用羊肚菌这一珍贵的野生资源意义重大而深远。到目前为止,羊肚菌属仅有4个物种报道了线粒体基因组。本文以褐坑羊肚菌(Morchella brun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