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008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当人们无法表达和理解陌生、抽象和无形的概念,就会借助自己熟悉、具体和形象的概念去代替表达理解,这就是隐喻的起源。从本质上说,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还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认知方式存在,与人们的日常表达息息相关。而道德概念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认知,借助隐喻这一抽象为具体的功能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使用这类概念,进而影响我们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决策过程。本研究基于对概念隐喻、具身认知、道德判断相关理论的总结,对相关的道德隐喻概念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当前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研究领域内存在的分歧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三个实证假设。实证研究分3个实验探讨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在意识层面的效应、在无意识水平上垂直空间隐喻对道德概念的影响、以及垂直空间隐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实验一通过迫选法验证道德概念垂直空间在意识水平上的心理现实性。实验二通过词汇分类的stroop效应实验,探讨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内部映射机制是否包含了自动化的过程。实验三基于实验一、二的基础,进一步探讨上下垂直空间隐喻对更为复杂的道德判断产生的影响。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果:第一,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在意识水平上具有心理现实性。具体而言即人们有意识地认为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第二,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在无意识水平上也存在心理现实性。具体而言,即便是在人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人们也会自动地通过上下垂直方位来理解道德概念。具体而言即,当匹配效应一致的情况下(道德词呈现在上方或不道德呈现在下方),被试对呈现出来的词汇的反应更快:反之,当匹配效应不一致的情况下(道德词呈现在下方或不道德词呈现在上方);被试对于呈现出来的词汇反应更慢。第三,垂直空间隐喻效应也存在于道德判断的复杂认知过程中。上方位背景下的被试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与上方位的隐喻方向一致,即会促使个体的道德判断朝向更道德这一方向偏移。下方位背景下的被试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与下方位的隐喻方向一致,即会促使个体的道德判断向更不道德这一方向偏移。
其他文献
冲击矿压是影响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的重大矿井灾害,提高灾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已逐渐成为国内煤矿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随着煤矿进入深层开采,煤矿动力
厌氧消化是污水处理厂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一步。污泥厌氧消化不仅能够解决大量污泥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可以利用污泥中的有机质生成甲烷等能源物质缓解当前紧张的能
目的:利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复方开口箭合剂对小鼠乳腺癌4T1-luc生长凋亡的影响及肿瘤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Cle-caspase-3的表达。方法:将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乳腺癌细胞4T1-Luc接种于小鼠乳垫处,建立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乳腺癌细胞模型。将60只BALB/C-nu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mal controls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复方开口箭合剂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子设备正朝着微型化、集成化、便于携带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开发新型高性能的先进介电材料来满足电子设备对原材料的要求。目前,无机纳米颗粒/聚
粘胶纤维行业利用棉浆经过化学与机械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这类废水经酸液中和后含盐量大大增加。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能催化
百合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花卉,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开展多倍体育种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百合的观赏品质、增强其抗逆性。本论文对铁炮百合’清纯’(Lilium longiflorum‘Qingchu
目的:前期已发现La蛋白特异性抑制剂HBSC11具有良好的抗HBV活性。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优化,体内外毒性和药效学研究,以期获得更符合成药性研究的非核苷类抗HBV药物。方法:1.计算机预测HBSC11的活性中心并保留该部分,通过两步法化学合成10个衍生物,并对10个衍生物与La蛋白进行虚拟对接验证。2.通过CCK-8检测化合物的细胞毒性,通过RT-PCR和ELISA检测其抗HBV DNA、
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国际化船舶交易日趋增加,船舶建造合同作为促进船舶交易中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日益显现。船舶建造合同既有合同文本的特点,同时又涉及造船专业的知识,往往比一般的国际贸易合同更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对船舶建造合同汉译的问题进行探讨。本报告从某船厂委托翻译的一份船舶建造合同书英译汉文本中挑选出部分章节进行分析。笔者对翻译过程进行阐述,从译前、译中、译后三个阶段介绍本项目的情况,并
如今随煤矿开采的深度逐年加深,煤矿在巷道发生冒顶等事故的次数也日益频繁,其主要原因还是对顶板地质构造认识不够准确,不够快速。因此,如何快速识别顶板岩层结构是解决此问
本文以并联凹腔超声速燃烧室中的燃烧流动为研究背景,结合实验、数值仿真及理论分析对并联凹腔上游气态乙烯横向射流的喷注混合及火焰稳定与传播过程进行了研究。文章重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