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白华和郭沫若同为现代文坛的两大巨匠,两人不论是在人格个性,还是在学术成就领域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然而,差异很大的两位先驱却是至交的好友。本文试图以两人交往的文缘为切入点,对两人的性格、风格、追求、思想及成就等诸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挖掘两人在生命本质的深层所存在的共同之处。全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宗白华和郭沫若最初的交往入手,概括他们交往的表现,即具体体现在宗白华发表郭沫若的诗歌,郭沫若和宗白华之间因探讨诗歌而通信,在通信中田汉的加入形成三人之行。同时,分析宗白华和郭沫若交往的原因。认为,他们的交往一方面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为他们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另一方面,他们两人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和美学底蕴。第二部分分别阐释了宗白华的生命美学观和郭沫若的生命诗学观,并探讨了二者存在的相同及相异之处。文章认为,宗白华的生命美学观和郭沫若的生命诗学观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快乐美好的童年生活、融会中西的哲学基础、超越时空的宇宙意识、创造不息的生命律动四点上。相异之处具体体现在他们平常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诗歌的具体创作中。第三部分论述了宗白华和郭沫若在后期的交往。文章认为,宗白华和郭沫若因不同的个性追求,人生选择走向了相异的两条人生道路。宗白华走的是学问人生路,强调他淡泊名利的理想;郭沫若走的是政治人生路,强调他社会功利的追求。虽然两人不同道,后期交往也很少,但友谊的花朵在宗白华和郭沫若的心中一直常开不败。总之,在宗白华和郭沫若的身上,都倾注着一种对生命的关注。这种关注在两人交往密切时显性表现出来,交往淡泊时,隐蕴于他们的心中。在宗白华和郭沫若的内心深处,都有着生命的共鸣和律动,这是两人能终生为友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