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叶菊突变体创制及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变异机制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f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叶菊为天然低热量高甜度的新型甜味剂的来源植物,其叶片中的甜菊糖苷甜度约为蔗糖的200-300倍,其中RA(rebaudioside A)、RD(rebaudioside D)和RM(rebaudioside M)为优质糖苷;甜叶菊还具有降血压,抑菌,抗结核等药理作用。选育耐盐和高优质糖苷含量的甜叶菊品种将有助于甜叶菊种植业发展。离体培养条件下,通过辐射诱变等技术创制突变体是植物获得优良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耐盐、硼和喜锌的优质甜叶菊突变体创制和筛选工作,并初步建立了高RA苷甜叶菊突变体的烘干工艺,同时基于转录组测序对耐硼和喜锌的高RA糖苷突变体的变异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甜叶菊的优良品种选育和加工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一定理论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筛选,激素配比为6-BA1.0mg/L+NAA0.5mg/L的T1培养基上甜叶菊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明显高于其他外植体诱导培养基;激素配比为6-BA2.0+IAA0.5的Y6培养基相对其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最好,无明显褐化,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成芽培养基。采用愈伤组织辐射诱变的方式,利用高盐、硼和锌培养基进行筛选,共得到7个耐盐突变体植株,其中1-3号为耐Na Cl植株,4-7号为耐Na2SO4植株,未得到耐Na HCO3突变体植株;此外在高浓度硼培养基上筛选得到突变体植株GP,高浓度锌培养基上筛选得到突变体植株GX。2.利用组培扩繁技术得到上述各耐盐突变体株系。测定各突变体株系叶片糖苷含量,考察其各自主要农艺性状。结果发现选育出的7个耐盐突变体株系的农艺性状和糖苷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株高变化幅度为35.00-66.33cm,以3号株系最高,比对照增高28.37%。茎粗变化幅度为2.31-5.48cm,以3号株系茎最粗,比对照增粗22.67%。此外,节间长变化范围为19.00-36.00cm,6号株系节间长最短,较对照缩短了45.17%。叶长、叶宽的变化幅度分别为50.62-63.73cm和8.89-12.16mm。主要产量农艺性状茎鲜重和叶鲜重变化范围分别为1.80-24.34g和2.80-26.06g,以3号茎鲜重和叶鲜重增重最多,分别较对照增重175.65%和67.06%。而茎折干率并无明显变化,叶折干率除6号提高了37.41%外,其余耐盐突变体株系并无明显变化。同时,RA、RD和RM糖苷变化范围分别为5.00-6.95%,1.21-3.03%和0.64-0.87%。与未经诱变的对照植株相比,7号突变体株系RA苷提高45.63%;3号RD苷提高32.03%,并且3号株系在叶鲜重、茎鲜重、株高和茎粗等主要农艺性状均显著高于对照,为综合性状良好的耐盐突变体。3.GX和GP突变体株系的RA苷含量分别达到10.93%和10.56%,比对照提高近2倍,其单株叶干重产量分别达到了41.42g和44.17g,为对照单株产量的2.5倍以上,且GX和GP突变体的其他主要农艺性状如茎粗、叶长和叶宽等主要农艺性状值均明显高于对照,二者为高产优质的高RA型甜叶菊新品系。此外,GP突变体株系硼含量为25.77mg/kg,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GX突变体株系的锌含量为41.94mg/kg,显著高于对照。4.分别采用45℃、60℃、80℃和100℃温度梯度,按杀青和未杀青两组,以及阴干处理对大田种植采收的蕾期GP株系叶片进行干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糖苷含量。结果发现,阴干处理达到恒重的时间为48小时,明显长于其他烘干处理至恒重时间。但在阴干条件下GP叶片RA苷含量为11.37%,为所有处理中含量最高。其次为45℃恒温烘干,RA苷含量为10.53%。建议采收后直接薄摊阴干或晒干,如大面积种植或遇阴雨季节或天气,宜采用45℃烘干。此外,RD苷含量以100℃恒温处理者最高,且明显高于其他干燥处理RD苷含量,认为RD苷类型甜叶菊叶片干燥应以100℃恒温处理为宜。5.取GP和其原始来源植株023叶片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与硼转运有关的差异性表达以及在GP中特异性表达的转录因子,结果在GP突变体中筛选出1个与硼向胞外转运相关的SrNIP家族候选转录因子,其表达量比对照增加3.324倍;并筛选出5个在GP突变体中特异性表达的转录因子,其中SrGGCT家族1个,P450家族1个,SrPKC家族2个,SrPAP家族1个。本试验还筛选出8个在GP和023中有明显差异的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其表达量最高比对照023上调8.4224倍,而直接参与催化ST苷形成RA苷的糖基转移酶SrUGT76G1的基因表达量为对照植株的1.575倍;此外,还对除糖基转移酶基因外的其他甜菊糖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有1个SrKAH基因表达量为对照植株1.403倍;SrCDPS1、SrKS和SrDXS2基因表达量则分别为对照植株2.379、5.032和2.127倍。6.以原始来源植株023为对照,对GX突变体进行叶片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GX突变体中有2个SrZIP家族负责锌向胞内转运的候选转录因子,表达量分别为对照植株1.377和1.307倍;还筛选出12个在GX突变体中特异性表达的转录因子,其中AP2/ERF家族3个,cullin家族1个,P450家族1个,SrPKC家族2个,SrSAMS家族1个,Glyco 32家族2个,SrDIR家族1个,SrGlu R家族1个。本试验还筛选出8个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表达量均较对照植株有所增加,最高为对照植株表达量16.855倍,其中直接催化ST苷形成RA苷的糖基转移酶SrUGT76G1的基因表达量为对照植株1.908倍。至于糖基转移酶基因外的其他甜菊糖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发现其中1个SrKAH基因表达量为对照植株4.270倍,而SrCDPS1、SrDXS2和SrGGPPS2基因表达量分别为原始植株13.821、4.270和3.134倍。此外,筛选出2个表达量差异显著且参与其他萜类物质合成的基因SrCDPS2,其中一个表达量为对照植株25.191倍,另一个在GX突变体中特异性表达。综上,与对照原始植株相比,GP突变体中与硼转运有关的1个转录因子和GX突变体中与锌转运有关的2个转录因子,及其各自甜菊糖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部分关键酶基因和糖基转移酶基因SrUGT76G1表达量均出现明显变化,这应与它们的耐硼、喜锌特性以及高RA糖苷含量密切相关。此外,还在GP和GX突变体中发现一些特异性转录因子,推测与GP和GX突变体的农艺性状、抗逆性以及其他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但这些候选转录因子在GP和GX突变体中的具体作用,尚有待进一步试验加以验证。
其他文献
间套作种植模式不仅能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率,同时具有高效利用土壤中储存磷素的能力,这对控制磷肥投入,减少由土壤磷累积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及维持土壤肥力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探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体系中大豆磷吸收优势的调控途径。大田试验为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大豆单作与带状套作两种种植模式,两个磷水平(不施磷处理,记为P0;常规施磷20 kg P ha-1处理,记为P20)。盆
学位
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ie]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味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中药材。目前市场上的半夏主要以叶型划分种类,通过块茎及珠芽进行繁殖,此种繁殖方式的弊端是会引起病毒积累,进而导致半夏块茎逐渐退化,严重影响半夏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选育半夏高产优质品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关于半夏的辐射诱变育种还鲜有报道,虽已有人在进行半夏多倍体研究,但大多局限
学位
2018~2019年以四川地区主推优质杂交籼稻品种宜香优2115、F优498和川优6203为材料,采取毯苗机插栽培方式,在四川的南部、射洪、安州和大邑4个生态点,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特性、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为四川地区机插杂交籼稻增产提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态条件和播期对机插杂交稻生育进程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生态条件下机插杂
学位
四川盆地是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该区域小麦种植制度正从“麦玉苕三熟制”向“稻麦两熟制”转变。在“稻麦两熟制”轮作系统中,早播早熟型小麦是比较理想的品种类型,它既能充分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光热水资源,也能解决小麦因开花后期高温逼熟而导致产量降低的问题,此外,小麦抽穗期与成熟期高度相关,且主要受春化光周期基因的影响,为了阐明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的遗传机理,并挖掘相应的连锁标记,以期能用于指导育
学位
西南麦区收获季多阴雨导致籽粒易穗发芽是造成该区域小麦品质劣化和商品性差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脱落酸(ABA)喷施时期和喷施浓度对小麦穗发芽抑制效果及其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适宜该区域的ABA喷施组合技术模式,可为生产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穗发芽和改善小麦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鉴于此,本试验选取白皮小麦品种中科麦138和红皮小麦品种绵麦367为试验材料,通过灌浆初期(15DAA)、灌
学位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已经成为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因此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对新常态时期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玉米籽粒中干物质70-90%都储存于胚乳,胚乳是玉米的主要储藏器官,也是决定玉米经济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胚乳细胞的发育、增殖、充实情况决定了玉米籽粒的产量与品质,因此深入研究玉米胚乳细胞的发育状况对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玉米胚乳性状相关基
学位
玉米是一种典型的异交作物,通过不同自交系组配选育优良杂交种,是利用玉米杂种优势的经典方法。因此,研究新自交系的育种潜势,对指导玉米育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13份新自交系、8份骨干系和5份标准自交系为材料,通过表型和SSR标记鉴定,研究比较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并用Griffing方法Ⅳ组配210个杂交组合,分析产量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表现,以期明确新自交系的育种潜力,为进一步合理应用或改良提供参
学位
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是由多种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引起的小麦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真菌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目前主要的防治手段是在扬花期喷施杀菌剂,但若在扬花期遇到连续降雨或连续阴天的情况,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多雨天气又会导致不能正常施药或使植株上药液大量流失,为保证防治效果常增加使
学位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种植中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目前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如三唑类杀菌剂己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以及新型防控杀菌剂噻呋酰胺等。由于增加了杀菌剂的使用年限和提高了使用剂量,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逐渐降低,从而导致了抗药性菌株或群体的产生,造成了病害防治越来越艰巨的局面。本试验从四川不同水稻产区采集水稻纹枯病样本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nimum inhibi
学位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饲作物,玉米黄曲霉穗腐病严重影响玉米收获前产量和收获后品质。黄曲霉菌可以产生黄曲霉毒素,此毒素具有强致癌性,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四川是我国玉米重要生产地之一,其面积广、气候多样等使得玉米黄曲霉穗腐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弄清四川玉米黄曲霉穗腐病发生影响因素及黄曲霉群体结构显得极为重要。本文调查了四川玉米主产区黄曲霉穗腐病的发生情况,并对黄曲霉菌群体结构进行分析、最后探索影响该病害发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