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由于化石燃料的消耗和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得到了迅速发展。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正极材料的好坏,锰基富锂正极材料由于其比容量较高、工作电压较高、无污染和低成本等优点而备受广大学者的关注。优化材料的尺寸、形貌及结构被认为是提高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本论文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案合成了具有不同形貌结构的Li1.2Mn0.54Ni0.13Co0.13O2富锂正极材料,并分别对两种形貌的材料进行表面包覆处理来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首先采用溶剂热法研究了不同量的乙醇对正极材料形貌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加入适量的乙醇时可以得到均匀分散的直径约为5?m的微球体结构Li1.2Mn0.54Ni0.13Co0.13O2富锂正极材料。该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溶剂蒸干法合成了空心分级微立方体结构Li1.2Mn0.54Ni0.13Co0.13O2富锂正极材料。实验结果显示,该材料由粒径约为50100 nm的纳米粒子组成的边长约为2?m的空心分级立方体,空心壳体厚度约为200 nm。在0.1 C下充放电,空心分级微立方体结构材料(MC-LMNC)和无形貌材料(SG-LMNC)的首圈放电比容量分别为302.1 mAh·g-1和280.1 mAh·g-1。为了提高微球结构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采用离子导体LiV3O8对其进行表面包覆。实验结果显示,当LiV3O8包覆量为3%时样品展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下充放电,其首圈放电比容量为272.0 mAh·g-1,在1 C下循环5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87.6%。为了提高微立方体结构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采用LaF3对其进行表面包覆。实验结果显示,当LaF3包覆量为3%时样品展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下充放电,其首圈放电比容量为254.9 mAh·g-1。在0.1 C下充放电循环5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1.7%。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包覆可以有效的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这为正极材料包覆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