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Y12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相关性的系统评价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ove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一个重大疾病,随着死于冠心病的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用于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如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在不同的患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更多的研究关注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近年来很多研究关注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用药后的疗效有何影响,但众多研究得到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P2Y12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时间为1995年至2013年6月)等中外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疗效相关性的研究,严格根据已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已检索的文献进行审核,并对可纳入的研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之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英文5篇,中文4篇),共5533名受试者。有关P2Y12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性的文章4篇,有关P2Y12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相关性的文章6篇,按照C34T、G52T和i-T744c三个基因位点分组分别进行meta分析。C34T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T等位基因非携带者相比,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RR=0.98,95CI%0.81to1.19),P=0.83)。G52T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比T等位基因非携带者高24%((RR=1.24,95CI%1.00to1.53),P<0.05)。G52T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T等位基因非携带者相比,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没有统计学差异((RR=0.68,95CI%0.46to1.02)P=0.07)。i-T744c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比C等位基因非携带者高10%((RR=0.90,95CI%0.81 to1.00),P<0.05)。  结论:C34T位点T等位基因对心血管事件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没有显著的影响,G52T位点T等位基因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i-T744c位点C等位基因的存在会增加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风险。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在分析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究了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结构的架构,然后重点针对电力设计院需求的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
学位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管理机构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思路和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将风险管理的概念引入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可以使监管方式由被动的“事后处理”转
该文根据前药原理,利用左旋甲基麻黄碱与酰氯反应合成了十三个甲基麻黄碱羧酸酯与双甲基麻黄碱二元羧酸酯类化合物,其中八个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经薄层层析、
2005年6月1日《沈阳晚报》第46版《历史上的今天》一文里说:“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病逝于北京,终年50 岁。”洪秀全真是“病逝于北京”的吗? On June 1, 2005,
学位
学位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是否能够引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凋亡,并进一步探讨DOX诱导BMSCs凋亡的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