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维尔调温纤维针织面料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y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维尔(Siwear)调温纤维属于粘胶纤维的功能化品种,是将相变蓄热材料技术与纤维织造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该纤维具有蓄热、放热双向温度调节功能。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将丝维尔调温纤维应用于针织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中,提高针织产品的附加值,拓展调温型针织产品的市场,以满足人们对功能性纺织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本课题所选用的是由河北圣源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的丝维尔调温纤维混纺纱线,纱线细度为14.8tex,组分为80%的粘胶基丝维尔调温纤维和20%的精梳棉纤维。本课题从丝维尔调温纤维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系统地对丝维尔调温纤维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丝维尔调温纤维混纺纱线的力学性能、条干均匀度、捻度、吸水性、含湿量、耐热性和耐酸碱性进行了测试。在对丝维尔调温纤维及其混纺纱了解的基础上,对丝维尔调温纤维针织物的组织和编织工艺进行了设计,并且通过在STOLL CMS530HP电脑全自动横机上试织,开发出了六种组织的针织面料。并对六种组织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为了使针织物后续的漂白、染色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则对丝维尔调温纤维针织物进行了煮练,煮练工艺为:NaOH8g/L,亚硫酸钠2g/L,渗透剂JFC5g/L,温度100℃,时间2h,浴比1∶30。煮练后,在80℃的条件下,用3g/L的醋酸中和10min,再水洗烘干。煮练后的织物白度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吸水性也得到了改善,强力稍有下降。选用双氧水为漂白剂,对丝维尔调温纤维针织物的漂白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以织物白度和顶破强力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双氧水的用量、温度、时间、pH值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法确定出优化的漂白工艺为:双氧水7g/L,硅酸钠2g/L,精炼剂5g/L,温度95℃,pH值11,时间70min,浴比1∶30。选用活性染料对丝维尔调温纤维针织物进行染色研究和分析。以织物的上染率和K/S值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食盐用量、磷酸三钠用量、固色时间和固色温度进行分析,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丝维尔调温纤维针织物的优化染色工艺为:活性艳红KD-8B染料1%(o.w.f),食盐用量40g/L,磷酸三钠用量40g/L,上染温度60℃,固色温度90℃,固色时间45min,上染时间30min,匀染剂0.5g/L,浴比1∶50。之后对染色织物的色牢度进行了测试,得出了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均较好,达到了针织物染色质量的要求。对经过后整理过的丝维尔调温纤维针织面料的坚牢度、热湿舒适性、刚柔性、外观保形性和功能性进行了测试,具体包含有顶破强力、透气性、透湿性、保温性、吸水性、刚柔性、抗起毛起球性、耐折皱性、悬垂性和调温性,得出:丝维尔调温纤维针织面料的坚牢度、热湿舒适性、刚柔性和外观保形性均达到了针织物服用性能的要求,且其调温性也达到了要求,适宜开发功能性针织服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服用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其服用性能的优劣。
其他文献
我国在卫星定位导航方面,目前主要是利用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由于GPS 的全球性、全天候、高精度、实时等性能,GPS技术在军用和民用的各个领
在一定生产工艺条件下,通过试验揭示了热镀锌无铬耐指纹产品涂装前处理工艺的变化对耐指纹皮膜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研究膜重对产品应用性能(包括导电性、耐摩擦性、耐指纹性、
该文介绍了绿茶提取物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所含成分、以及提取方法进行了简单阐述,同时,综述了其主要生理活性、应用情况和安全性评价,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微光像增强器是一种能够探测二维弱光图像的光电器件,主要用于军事战场上的夜间观察。由于战场上视场情况复杂多变,为了满足全天候作战的要求,微光像增强器必须具有较宽的环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评价两种剂型义齿粘附剂(膏状粘附剂、粘附垫片)对牙槽嵴较为低平的无牙颌患者作用效果,并对两种粘附剂进行相互比较。 方法:用吸光度法测定10名牙槽嵴较为低平的无
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手段。各种检索系统已逐渐成为各类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然而检索系统的检索效果却往往不能尽如
目前,皱纹盘鲍的产品主要有鲜活鲍鱼、干鲍鱼、冷冻鲍鱼和罐头鲍鱼。新兴起的高密度CO2(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 DPCD)能够在保证灭菌效果的前提下,最小程度地影响食品原有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各种生丝匀度检测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及比较,在当前现有的相关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生丝匀度动态检测系统。当生丝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运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