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的AtPCS1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my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一种廉价可行的修复技术。大部分已发现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生物量小,限制了其在植物修复方面的应用。本实验借助基因工程的手段将重金属富集耐受相关的基因AtPCS1转入生物量大适应性广的苜蓿中,以期获得能富集重金属的苜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基础材料。 首先,比较了陇东、甘农三号、阿尔岗金、三得利、金皇后等9种基因型苜蓿的子叶和胚轴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愈伤形成及分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子叶的再生能力较胚轴强;陇东和甘农一号是9种苜蓿中2种分化能力最强的基因型,其子叶愈伤形成率分别为85.0%和90.0%,分化率均为55.0%;本实验所设置的F和G培养基分别是子叶和胚轴愈伤形成及分化的最佳培养基。进一步比较了陇东和甘农一号的叶片、胚轴、子叶、茎节和子叶节等不同外植体的分化再生能力,茎节和子叶节在G培养基上可以直接分化出苗,以子叶起源的外植体较胚轴和叶片起源的外植体分化时间短且丛生芽形成数量高。再生芽可在原培养基上直接分化出苗并在蔗糖浓度为10mg/L的1/2MS培养基上生根。 然后,用植物表达载体pBI121-AtPCS1转化农杆菌LBA4404,经菌落PCR鉴定获得阳性菌,通过叶盘法以重组的农杆菌侵染陇东和甘农一号不同的外植体,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及对抗性愈伤的形成率进行分析表明,子叶是适合转化的最佳外植体;陇东和甘农一号苜蓿的转化效率无显著差异;真空处理可以提高转化效率。转化后的外植体在含有卡那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的F培养基上分化出芽,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 取部分转基因苗的枝叶进行GUS染色和PCR鉴定,初步结果表明AtPCS1基因已整合到苜蓿基因组中。该基因有无转录、翻译及转基因苗的生物学特性等仍需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及生理学实验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了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钛及其复合纳米材料,探索制备各种形貌的低维微纳米材料。通过简单的湿化学方法成功制备出树枝状纳米磁性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的光催化薄膜与空心多功能磁载核壳结构光催化剂和药物释放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和紫外-可见光吸收(UV-vis)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这些微结构材料进行
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不仅影响生态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杜会、经济与环境意义。水污染防治规划是水污染
合金结构钢30CrMo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在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刀具模具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有研究表明,与传统热连轧工艺相比,采用CSP工艺生产的30CrMo带钢
电导性水凝胶是一种将具有电活性的聚合物与交联的水凝胶结合在一起的导电复合材料,在电容器、传感器、调制器等方面有潜在应用。在通过共聚、交联或接枝等方法合成最终复合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的突飞猛进,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建筑行业也取得较为显著的业绩.但与此同时,在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仍
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是解决当今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太阳能因为分布广泛,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一种可再生能源。薄膜太阳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太阳能利用率最高的器件。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薄膜太阳电池吸光材料包括硅、CdTe和Cu(In,Ga)Se2等,虽然都已经取得了非常优异的光伏性能,但是仍然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例如制备过程能耗高、含有高毒性或稀有元
学位
浅埋地下水位直接影响着地表温度、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地表能量平衡系统组份的大小以及分布特征,同时又间接决定了地表蒸散发的强弱。而遥感探测具有数据量大,覆盖范围广,时间
本论文以[(K0.458Na0.542)0.96Li0.04](Nb0.85Ta0.15)O3(KNLNT)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和阻抗谱技术等,研究了烧结温度制度和烧结助剂对KNLNT陶瓷致密化、相结构、显微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发现新增的在1000℃退火20小时热处理工艺并没有改变陶瓷的相结构,但对陶瓷的致密度和压电性能均有所改善。当加入0.5wt%0.5K2O·0.5Na2O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增长,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高质量洁净钢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RH精炼炉是冶炼高质量洁净钢的重要高温装置之一,目前大多数钢铁冶金企业常用镁铬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师范生的环境素养和环境教育教学技能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质量。因此,调查了解高师院校毕业班学生的环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