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uyed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走上了新的征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伴随着各项成就的取得,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国内外挑战性因素也逐渐清晰。面对新局面,面对国内国际方面出现的新形势,来自国内国际各方面的意识形态风险,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不可掉以轻心。本文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与对策研究”为题,在广泛收集整理并分析研究前人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深入分析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给出了应对策略。本文内容共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与对策研究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通过广泛阅读文献了解该领域当前研究热点,理论前沿动态,关注最新的理论问题,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介绍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写作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不足之处。第二章:论述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渊源与时代意义。本章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追溯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贡献,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化理论成果。第二方面阐释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三章:论述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机遇与挑战。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挑战有很多,本章从经济基础、党的精神谱系和意识形态重要性角度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从多元思潮、西方渗透、传播途径和国际影响力方面分析其面临的挑战。第四章:给出应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挑战性因素的具体措施。应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挑战性因素,需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国际影响力四个方面入手,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做一个全面的回应,全方位、立体化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实现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过去,我们在搞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上赢得了各项成就,未来,我们也必然能够应对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从而赢得现代化建设新的成就。而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应对好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保证中华民族的巨轮行稳致远。
其他文献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代表性著作,其问世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管在当时或是现今,《宣言》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和发展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现实逻辑的统一体,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也必然遵循着科学社会主义基
学位
“三农”问题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关乎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国的发展提出更高的新要求,怎样解决发展中不平衡的矛盾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现代化的发展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农村地区长期的不充分发展,导致农村地区处于发展的薄弱环节,缓慢的现代化进程,不利于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解决好“三农问题
学位
阿莉森·贾格尔(Alison Jaggar,1943-),是当代美国最富盛名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哲学家之一。1983年贾格尔的代表作《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问世。在这本书中,她对马克思异化理论进行扩展,认为未直接参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女性也在经历着异化,从而形成了女性异化理论。该理论细致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异化的处境和异化产生的根源,并探究了消解异化的途径。对贾格尔女性异化理论进行研究,可以更
学位
中学物理知识抽象而又繁杂,定理及定律理解不到位,公式不熟练,审题不仔细,计算不认真等等,都是“易错题”产生的根源。大部分学生往往都是采用“题海战术”,忽视易错题,虽然每天作业堆积如山,但错题总是一错再错,而多数教师对习题课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因此笔者认为,对中学物理易错题的题型结构与教学功能进行研究,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笔者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当前学者对于易错题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基础性层面,还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将中国道路提升到人类文明的高度,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及文化自觉,打破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主导的话语逻辑体系,为世界提供了发展现代文明的新样态。因此,研究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
学位
能否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但关系到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关系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甚至生死存亡。我国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也可以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个持续竞争、巩固、调整、加强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伟大历程,在这种历史过程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内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地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但我们必须承
学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在全党工作中尤为重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新变化对“三农”工作的系统布局与长远规划,对引领和深化新时期“三农”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振兴乡村最关键的就是调动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农村妇女占农村人口半数,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源。乡村振兴与农村妇女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论文以马
学位
巡察是发现问题的“政治体检”,巡察整改是有效运用体检报告“祛病强身”的诊疗实践。巡察整改是“四个意识”的试金石,是检验“两个责任”的重要标尺,是检验巡视巡察质量的最终标准。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关键要在落细落实上发力,以巡察整改新成效助推公司千万吨大油气田建设。
期刊
论文总结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创新。作者通过总结与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现代化的认识、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思想和斯大林建设带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过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进行理论溯源,并以此为“源头”梳理建国后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与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互相补充、互相指导的辩证发展过程。它
学位
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以文化发展赋能经济、政治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总体深入部署,指出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源头活水。在当前形势下,深入研究列宁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对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