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维生素D(Vitamin D,VD)是人体必需一种的脂溶性维生素,其化学本质为甾类激素,在体内通过其活性形式与不同组织中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VD不仅调节机体钙磷代谢、维持骨钙平衡,其在细胞生长、免疫反应、激素合成中的多种效应作用亦被证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体VD的营养状况与骨骼肌质量、运动能力有密切关系。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维生素D(Vitamin D,VD)是人体必需一种的脂溶性维生素,其化学本质为甾类激素,在体内通过其活性形式与不同组织中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VD不仅调节机体钙磷代谢、维持骨钙平衡,其在细胞生长、免疫反应、激素合成中的多种效应作用亦被证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体VD的营养状况与骨骼肌质量、运动能力有密切关系。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受训练环境与饮食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普遍表现出VD缺乏或不足现象。对于此类运动员,是否额外补充VD能够改善其营养水平和运动能力尚不明确。本研究以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为对象,了解其冬训练期VD营养水平,并对VD缺乏和不足的受试者进行VD3补充,探讨运动员VD的营养水平及对肌肉力量的影响,该研究的开展对该类项目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队员冬训期间进行。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招募黄浦区体校长期参加训练的青少年游泳队员42名,男女各21名,平均年龄12.85岁。对全体受试者VD营养指标(血清总25(OH)D、甲状旁腺素、血钙、血磷)、体质指标(身高、体重、体成分)、肌肉力量(肌肉量、握力、背力、纵跳、立定跳远)、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进行测定,而后依据血清25(OH)D浓度,将队员随机分成维生素D3补充组(VDG,n=23)与安慰剂对照组(CG,n=19)。VDG每日服用800 IU维生素D3滴剂,CG补充同样剂量的玉米油胶囊,实验共持续4周。干预完成后对全体受试者进行后测,测试指标与前测相同。研究结果1、膳食VD摄入情况:膳食回顾法调查发现VDG与CG日常摄入VD食物得分无显著差异(365.04±63.90 VS 311.26±50.53,P>0.05);其中,受试者对深海鱼类、动物肝脏的摄入相对较少。2、VD营养相关指标:经过4周VD3补充,VDG血清25(OH)D浓度显著升高(47.86±10.76 VS 65.32±14.34,P<0.01),CG血清25(OH)D浓度亦显著升高(47.26±11.70 VS 52.20±12.56,P<0.01),VDG血清25(OH)D浓度变化值显著高于CG(4.94±4.15 VS 17.45±10.12,P<0.01)。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VDG与CG男女队员血清25(OH)D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VDG男队员血清钙离子浓度显著降低(P<0.05)、无机磷显著升高(P<0.01),CG男队员血清无机磷浓度亦显著升高(P<0.05),VDG与CG女队员血清无机磷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CG女队员血清钙离子浓度显著降低(P<0.01)。3、血清免疫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VDG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均显著升高(P<0.01),CG血清CD8+亦显著升高(P=0.0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肌肉力量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VDG与CG男、女背力均显著升高(P<0.05、P<0.01),VDG男生脂肪量显著升高(P<0.01),CG女生肌肉量、脂肪量显著升高(P<0.01、P<0.05)。另外,VDG男生立定跳远补充前后未有显著性变化(P>0.05),CG男生立定跳远成绩显著下降(1.99±0.31 VS 1.92±0.30,P<0.05)。5、相关性结果:实验后男生血清25(OH)D浓度与甲状旁腺素呈显著负相关(r=-0.530,P<0.01)、与握力、背力、立定跳远呈显著正相关(r=0.333,P=0.04、r=0.528,P<0.01、r=0.499,P<0.01);实验后女生血清25(OH)D浓度与无机磷呈显著正相关(r=0.452,P<0.01)、与肌肉量、背力呈正相关(r=0.314,P=0.05、r=0.332,P=0.05)。研究结论四周VD3补充(800 IU/d)能够改善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机体维生素D的营养水平和免疫机能,同时发现血清25(OH)D浓度与运动员背部肌肉力量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我国迈入新时代以后,国家对体育具有高度的重视及期许,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武术文化产业的需求不断增长,商业化武术赛事的整体价值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国务院文件提出“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体育赛事品牌”,使得品牌建设成为现阶段我国商业化武术赛事迈向成功的关键步骤。本文以商业化武术赛事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
近年来,随着“体育+休闲旅游”融合发展,体育旅游领域的发展日益兴盛,占人们消费比重逐渐加大。户外徒步旅行是体育旅游中最典型和最具特色的形式之一,广受人们喜爱。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在线评论平台的出现,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在线评论平台是户外徒步旅行者获取“产品”质量和服务信息反馈最迅捷的方式,它能够实时提供大量户外徒步旅行者对目的地景色、体验和服务质量的评价,并为其他户外徒步旅行者的购买意愿提供一定
研究目的:良好的体能是消防员顺利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根本保障,对消防员处在灭火任务状态下机体变化特征的探究有利于建立更加接近实战的消防体能训练体系。消防员执行长时间灭火任务后会产生蛋白尿,早期针对尿蛋白的研究多数集中在以蛋白总量是否阳性判断疲劳程度。近年来随着LC-MS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将尿液中的各种蛋白质分离并鉴定,可以反映复杂运动形式下机体的变化特征。因此,本研究使用Lable-f
上海中医学院血吸虫病专题研究组曾提出肝内“经隧阻塞、气滞血瘀”是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的主要病机,“活血化瘀”是基本治则。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辅以辨证分型施治,对腹水较多或顽固不消的患者,须应急治标,对症利尿消水。从1979年2月到1980年1月,根据上述治疗原则,我们收治了61例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现将治疗3个月的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研究目的: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的骨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骨强度下降。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潜能减弱,而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能力和趋势增强。因此BMSC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大量动物实验表明适宜的运动可以减缓骨质丢失,提高机体骨量、骨密
研究目的运动训练需要大量能量供应支持,糖是机体运动时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提高能量代谢水平特别是糖代谢水平对适应高强度间歇训练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观察6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后小鼠腓肠肌形态结构的变化,测定腓肠肌中乳酸浓度水平,检测糖酵解相关酶HK、LDHA、LDHB,三羧酸循环相关酶CS、OGDC、SDHA,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F-κB、NLRP3、NEK7、ASC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18的蛋白表达
研究背景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肠黏膜屏障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物质入侵的重要部分,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和免疫屏障。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增加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当肠道发生炎症,肠黏膜屏障受损,肠上皮细胞所处微环境中缺氧情况加重。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调节细胞内氧稳态的关键转录因子。常氧情况下,HIF-1的α亚
研究背景:患有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Joint Instability,CAI)的人群,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普遍下降。由于本体感觉和平衡功能的控制取决于多种神经生理系统,包括大脑皮层(例如初级感觉运动皮层)的激活。据研究表明,CAI人群初级感觉运动皮层的兴奋性会降低。在这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中,我们旨在观察作用于感觉运动皮层的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definition Transc
研究目的:姿势控制是指人体保持身体平衡或对外界干扰的骨骼肌肉反应,是人体感觉和运动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姿势控制表现的强弱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损伤的发生几率。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因其能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调节皮层兴奋性等特点被应用于人体姿势控制表现增强。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姿势控制障
研究目的:通过五禽戏和拉伸练习观察运动干预改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上肢功能的效果,为制定帕金森病运动处方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及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帕金森病(H-Y分期为1-3期)患者60人,58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基线测试,分为五禽戏组(n=29)和拉伸组(n=29)两组,其中46名患者完成研究,受试者分为五禽戏组(n=23)和拉伸组(n=23)两组,所有受试者均符合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