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显微切割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检测染色体7q31.1区域的杂合性缺失,绘制胃癌及癌前病变7q31.1区域等位基因缺失图谱,确定其常见最小缺失区域,探索胃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病变细胞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分析7q31.1杂合性缺失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病理临床特征的关系,从而为研究胃癌发病的分子机理及定位克隆在染色体7q31.1区域胃癌相关的侯选抑癌基因提供实验依据;同时摸索、改进并优化从石蜡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石蜡切片上行显微切割,获得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用Chelex-100等方法分别抽提切割细胞和相应正常对照细胞的DNA.用高密度微卫星标志结合PCR技术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染色体7q31.1杂合性缺失,绘制胃癌及癌前病变染色体7q31.1等位基因的缺失图谱,确定其常见最小缺失区域.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判断染色体7q31.1杂合性缺失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临床特征的关系.结论:1.胃癌前病变阶段(肠化,不典型增生)已经存在染色体7q31.1 LOH,7q31.1LOH是胃癌发生极早期的分子事件之一.2.胃癌染色体7q31.1常见最小缺失区域在D7S2502-D7S480之间,在D7S486附近可能存在与胃癌相关的抑癌基因.3.胃粘膜不典型增生7q31.1区域LOH频率最高的位点是D7S480,该位点可能存在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相关的抑癌基因.4.7q31.1LOH可能是胃粘膜轻度不典型增生向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标志.5.Chelex-100抽提法提取石蜡组织DNA较为有效、可靠.6.人工显微切割方法能提高LOH检测的准确性,而且简便、经济,适合基层实验室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