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高强度和高延性的相变诱发塑性TRIP(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钢是为满足汽车工业而开发的低碳、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其微观组织特征是由残余奥氏体、铁素体、贝氏体三相组成。TRIP效应就是钢中残余奥氏体,在形变的过程中发生马氏体转变,从而达到强韧化的目的。TRIP钢能显著减轻车的重量,节省油耗,防范汽车撞击时的塑性变形,使汽车的安全等级提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本文设计了四种不同成分的试验用钢,采用不同的热模拟工艺获得了不同比例的相组成,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不同工艺下的微观组织结构;微观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获得;通过拉伸试验测试了热模拟后试验钢的力学性能,深入分析了试验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出适合本钢二冷轧生产TRIP780(?)冈优化的成分设计和热处理工艺路线。本论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热模拟工艺对TRIP780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随着钢带运行速度的增加,多边形铁素体体积分数降低,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增加,贝氏体含量增加;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大体呈增长的趋势,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基本是呈下降的趋势;钢板的抗拉强度逐渐增加,屈服强度和屈强比都是先减小后增大。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提高,铁素体含量逐渐减少,贝氏体的含量逐渐增加,粗大的再结晶铁素体也逐渐被细小的次生铁素体所取代,残余奥氏体量和残奥中的C含量先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达到一个低谷以后,再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屈强比规律性不是很强;随着贝氏体等温温度的提高,贝氏体晶粒粗大,残余奥氏体和残余奥氏体C含量基本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屈强比基本是呈下降的趋势。钢板运行速度120m/min,热模拟工艺为820℃×110s+410℃×440s时,TRIP780钢的综合性能最好。2)铌和钛对TRIP钢来说是重要的合金元素。铌可以使组织晶粒细化,既提高钢板的强度,又改善钢板的韧性;固溶的铌可以提高TRIP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细小的Nb析出物可以提高铁素体的形核率,增加铁素体的体积百分数;含钛和铌钢中的铌钛化合物有沉淀强化作用,含钛钢产生的沉淀强化的作用更大,其中钛化物影响碳的扩散速度,进而影响残余奥氏体的形貌。3)四种不同成分的TRIP780试验钢,在相同热模拟工艺820℃×110s+410℃×440s情况下,1#号含Nb、Ti钢抗拉强度是830MPa,且其屈强比为0.60,残余奥氏体含量为19%,综合性能最好。因此,1#号试验钢的成分更适合于TRIP780钢的成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