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联合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保护作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911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亚低温(33±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其余操作与常温对照组相同;常温对照组:插入线栓后予生理盐水4ml/kg腹腔注射;黄芪治疗组:插入线栓后予黄芪注射液4ml/kg腹腔注射;亚低温组:插入线栓后立即诱导亚低温(33±1℃)并维持2h;黄芪联合亚低温组:插入线栓后予黄芪注射液4ml/kg腹腔注射并维持亚低温2h。线栓插入2h后拔出线栓实现再灌注。再灌注24h后:①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②测定脑含水量;③测定脑梗死率;④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神经元显微和超微结构;⑤检测SOD、MDA含量。 结果:①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四组大鼠再灌注24h后均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黄芪治疗组和亚低温组可提高神经功能评分(P<0.05),黄芪联合亚低温组可显著提高神经功能评分(P<0.01)。②与假手术组相比,常温组、亚低温组和黄芪治疗组脑含水量显著增加(P<0.01),而联合治疗组增加不明显(P>0.05);与常温组相比,三个治疗组脑含水量均明显减少(P<0.01);联合治疗组较单独组更为明显(P<0.05)。③与常温组相比,黄芪治疗组、亚低温组能缩小再灌注24h后脑梗死率(P<0.05),黄芪联合亚低温组可显著缩小再灌注24h后脑梗死率(P<0.01);与黄芪组和亚低温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能显著缩小再灌注24h后脑梗死率(P<0.01)。④光镜及电镜观察:三个治疗组较常温组膜性结构损伤减轻。⑤与假手术组比较,常温组脑组织的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常温组相比,亚低温组、黄芪组和联合治疗组可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P<0.01);联合治疗组较单独治疗组效果更佳(P<0.05)。 结论:脑缺血后即刻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或实施亚低温(33±1℃)均可不同程度减轻大鼠脑损伤,而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增强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抗氧自由基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Sprague dawley(SD)大鼠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动物模型并检测Survivin调控基因在PCO中的表达变化,探讨Survivin对PCO生成的影响。 方
苏科庚,生物高级教师,广东广雅中学教研处主任,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高中理科类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秘书长,广州教育学会生物专委会秘书长;在《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学通报》等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40余篇。  2015年3月,在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遴选的面试中,一位专家评委向苏科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高质量的提问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发何发展学生的思维,龙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呢?下面我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根据思维特点,发展思维能力  1、重视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  以形象思维为主是儿童思维的特点。因此,我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全省“强师工程”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顶端工程,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自2012年启动至今,已经培养了两批484名培养对象。2020年7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项目实施办法》,旨在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教育家型教师、卓越教师和骨干教师,努力营造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深
期刊
目的:本研究是一个关于静脉内溶栓前后纤溶系统及相关凝血因子变化的研究。从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二聚体、抗纤溶酶、XIII因子、纤溶酶原、血小板等指标在溶栓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地区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卒中危险因素与宁夏地区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联,旨在从遗传学角度探讨缺血性脑
“学生身心健康,这最让我感到欣慰了。”这是她从教以来一直坚守的信条,虽不是气势恢宏的豪言壮语,却表达了她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关心,他们才会与教师有灵魂上的交流,才会信任教师的言传身教,一步步在人生路上越走越好。”这是她对于师德的看法。一颗爱心,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不辍,这是她从教以来的真实写照。她就是华南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原副主任谢红希教授,用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