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在组织学水平,检测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第2个线粒体激活因子(Second mitochondria 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Smac)、天冬氨酸特异的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3,caspase-3)的表达水平。2.分析在子宫内膜腺癌中,Smac、caspase-3的表达与它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95例存档石蜡标本(17例为增殖期子宫内膜组、20例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58例为子宫内膜腺癌组)组织中Smac和caspase-3的表达及阳性定位情况。统计本实验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运用χ~2检验分析在子宫内膜腺癌中Smac、caspase-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Smac与caspase-3在子宫内膜腺癌中两者的相关性,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Smac在增殖期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腺癌组三种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4,P<0.05)。2.caspase-3在增殖期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2,P<0.05)。3.Smac的阳性表达与不同的组织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4.caspase-3的阳性表达仅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手术病理分期、子宫的肌层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5.Smac、caspase-3两者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378,P<0.05)。结论:1.Smac与caspase-3分别在增殖期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腺癌组三种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减低,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有关系。2.在子宫内膜腺癌组,Smac在组织分化程度越低、手术分期越高、淋巴结已转移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就越少,caspase-3的表达仅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且两者均随着组织分化程度的减低而表达降低,说明了Smac与caspase-3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恶性发展进程。3.Smac与caspase-3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两者呈正相关,说明联合检测此两者蛋白对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