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区域性贸易协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世界贸易越来越偏向于区域间贸易,特别是自由贸易区下的贸易,其贸易总额几乎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自贸区下的贸易发展情况广受各国关注。尽管不同的自贸区有多种多样的原产地规则,且适用不同的标准。不可否认,原产地规则在自贸区的谈判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正式启动,作为中国对外签署的第一份自贸协定,多年来给中国和东盟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由中国企业角度来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影响则需要分析自贸区下原产地规则的经济效应问题,对于那些利用自贸区协定的企业而言,原产地规则对这些企业的整体生产策略有重要影响。单就企业成本和市场竞争策略性选择来分析,企业无论生产成品还是中间产品,在自身的生产能力水平下,都面临多重选择:是选择遵守原产地规则还是放弃、自行生产环节和外包生产环节的分配比例是怎样的、市场内其他竞争者的行动策略是怎样的等。此时企业就应合理分析原产地规则对于区域内贸易的影响程度,合理选择市场竞争策略和生产活动安排,以期实现生产效益。中国-东盟自贸区下的原产地规则限制性程度适中,且对于中国-东盟目前的贸易情况而言具有较好的可适应性,区域下的中国企业应力图从长期和短期出发,寻求成本优化和最优策略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