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情态表达使用情况的语用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ng795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美国“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中情态动词和情态附加语的使用情况,探索了外交语言中的情态词语使用情况,并从维索尔伦语言顺应理论的角度对调查结果作出了尝试性解释。   本研究从2007年7月2日到9月28日的发布会记录中任意选取了15篇。共收集话轮229个涉及519个情态动词或情态附加语,从三个纬度,类型、取向和量值加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发言人的话语中大量使用了情态化的表达。总体而言,情态使用情况呈现如下的特点:   (1)从类别看,四类情态中发言人使用最多的是“可能性”,其次是“意愿”和“义务”,而使用频率最低的是“经常性”。从情态取向看,发言人更倾向于使用主观情态词来传达信息、表达观点。而且在使用主观情态词的时候,显性情态的使用要多于隐性情态。就情态量值而言,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低量值的情态,其次是中量值,而高量值情态使用地最少。   (2)在文中划分的六种具体语境下,发言人的情态使用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之处在于“可能性”所占比重较大,“经常性”较小;“低量值”和“中量值”的分布在各语境中大体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在部分语境中,“义务”和“意愿”的使用互有高低。“高量值”在“解释或者澄清某一问题”和“陈述某一计划、决定或行动”两种语境中的使用频率要比其他语境明显增多。   二、本研究证明,发言人的情态选择是语言顺应的一种结果。该顺应既是对发布会这一大环境的顺应,也是对文中所提具体情景语境的顺应。在情态类型、取向以及量值的使用上,发言人都有意识无意识地对语境做出了顺应。   本研究将情态化表达的研究与语用顺应结合,探讨了新闻发布会中发言人对主要情态动词和情态附加语的使用情况,为情态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论证,因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尽管本研究在数据收集以及数据分析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但对今后情态和发布会语言的研究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本文在生成语法语段理论和限定词词组假设理论的框架下,对汉语中悬浮量词“都”的句法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语言中的浮动量词的研究,一般认为有两种经典的观点,即Sponiche
求职、面试等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也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此进行过相关的研究,然而对于应聘者语言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Verschueren(2000)的语言顺
目的了解不同营养状况高一学生牙周患病情况,为防治中学生牙周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年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西城区3所中学高一学生(平均15岁)共计1007人,对其牙周状况
当前世界掀起了“汉语热”,然而汉语语法研究、尤其是汉德语言对比研究的状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尝试运用德国曼海姆学派的配价理论分析对比汉德两种语言中的告知动词,以
本文试图从会话分析的角度对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师和学生交际中出现的修正现象进行研究,旨在对课堂话语修正的系统模式、结构特征以及使用功能进行描述,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阐
期刊
十分钟短剧易编易演,在美国,特别是大学剧院,非常流行,每年都举办各种短剧大赛。本文尝试从功能主义的研究角度分析短剧翻译中的语言文化问题。 戏剧翻译不仅关乎文本,不
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粹,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古诗词是古典文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红楼梦》被公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著作中的瑰宝。其中的诗词体现了人物的精神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为开展重点行业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9~10月,对平顶山市市区92家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测。[结果]92家公共场所中,卫生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的热点问题。早期的争论焦点是翻译的可能性问题。随着社会和翻译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把讨论焦点转转移到可译性的限度问题。 由于文化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