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院医护人员配置及住院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我国三级医院医生和护士配置现状;分析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死亡率分布及差异;以及医生护士配置是否影响住院死亡率,以期为医疗人才培养和卫生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10-12月的《中国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线调查》。本研究选取调查结果中的151三级医院进行研究。  对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的方式描述数据的分布,对于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的方式描述数据的分布。对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对比组间差异;对于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法或者Mann-Whitney U法对比组间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对比不同方法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采用MedCalc软件的Hanley法检验ROC曲线下面积(AUC)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最后采用Spearman偏相关分析分析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  一、我国三级医院死亡率分布及差异  我国三级医院的住院死亡率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838%(0.485%-1.378%)。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住院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中位数(四分位间距):0.881%(0.526%-1.555%);0.590%(0.368%-1.022%);0.798%(0.661%-1.226%);p=0.067)。北地区三级医院住院死亡率显著高于南部地区三级医院的住院死亡率(中位数(四分位间距):1.040%(0.651%-1.801%) vs0.712%(0.322%-1.059%);p<0.001)。三级甲等医院和三级乙等医院的住院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中位数(四分位间距):0.853%(0.535%-1.374%) vs0.692%(0.255%-1.549%);p=0.301)。  二、我国三级医院医护配置及运行指标  三级医院医护比维持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中位数(四分位间距):0.643(0.573-0.726))。医院人员构成中护士比例最高(0.443(0.412-0.473)),医生比例次之(0.288(0.262-0.313)),行政后勤人员占少数(0.060(0.043-0.087);0.080(0.050-0.113))。  医生人均出院患者数为78.026±23.418,护士人均出院患者数为50.706(40.956-58.800),每床医生数为0.405(0.346-0.511),每床护士数为0.635(0.542-0.735),每床患者数为32.116±7.819,急诊比例为0.083(0.062-0.116),住院手术比例为0.333(0.246-0.443),年平均住院日为10.900(9.900-12.000)。  三、患者死亡率相关因素单变量Logistic回归  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南北、医护比、医生人均出院患者和每床患者数。北部地区医院的住院死亡率高于南部地区医院(OR(95%CI):2.879(1.487-5.574)),医护比高的医院住院死亡率高(OR(95%CI):15.845(1.210-207.467)),医生人均出院患者数多的医院住院死亡率低(OR(95%CI):0.972(0.957-0.988)),每床患者数多的医院住院死亡率低(OR(95%CI):0.923(0.881-0.968))。  四、患者死亡率相关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  进入条件向后法方程的变量包括南北、医护比和每床患者数。北部地区医院的住院死亡率高的可能性是南部地区医院的2.526倍(OR(95%CI):2.526(1.256-5.080));医护比每增加0.1,住院死亡率高的可能性增加37.35%(OR(95%CI):23.910(1.609-355.334));每床患者数每增加1人,住院患者死亡率高的可能性降低7.50%(OR(95%CI):0.925(0.880-0.971))。  五、引入方程的变量与其他变量的spearman偏相关分析  spearman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南部地区医院较北方地区医院,正高医生比例较低(r=-0.263),初级医生比例较高(r=0.244);硕士医生比例较低(r=-0.252),而本科医生比例较高(r=0.271);硕士护士比例低(r=-0.164),而大专护士比例高(r=0.166)。南方地区医院每床医生数(r=-0.306)和每床护士数(r=-0.280)均较低。并且,医生人均出院患者数(r=0.300)和护士人均出院患者数(r=0.303)均较高。  医护比高的医院,医生比例高(r=0.734),而护士比例低(r=-0.640);中级医生比例高(r=0.196),而未定级医生比例低(r=-0.184);本科医生比例(r=0163)和中专护士比例(r=0.176)均高;每床医生数高(r=0.556),而每床护士数低(r=-0.197);医生人均出院患者数低(r=-0.508),而护士人均出院患者数高(r=0.205)。  每床患者数高的医院,博士医生比例高(r=0.284),本科医生比例(r=-0.304)和大专医生比例(r=-0.209)均较低;硕士护士比例高(r=0.174);医生人均出院患者数(r=0.491)、护士人均出院患者数(r=0.513)、每床医生数(r=0.386)、每床护士数(r=0.396)和住院手术比例(r=0.282)均较高,但是平均住院日较低(r=-0.541)。  讨论:  一、三级医院医护配置  不足25%的三级医院每床护士数数达到0.8的目标。近50%的三级医院未达到0.6的水平。三级医院护士人数配置严重不足。将近75%的三级医院本科及以上医生比例达到90%三级医院医生学历水平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有近75%的三级医院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比例达到80%。护士学历构成中大专学历护士比例最大,其次是本科护士,而硕士及以上学历护士比例极小。但仍有少数三级医院需要增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比例。  二、南方和北方与住院死亡率  北方地区三级医院住院死亡率高于南方地区住院死亡率。南方地区三级医院医护职称和学历配置低,而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住院死亡率反而低。这可能由于南北部医疗水平的不同或者是收治疾病的病种和危重程度不同,又或者是医院科室构成不同等等多种因素,由于此次研究的范围限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明确南北死亡率差异的原因。  三、医护比与住院死亡率  超过75%的三级医院的医护比已经达到1∶1.36的目标。三级医院医护比配置总体接近于合理水平,但是仍有部分三级医院需要增加护士人数,降低医护比。我国三级医院医护比每增加0.1,住院死亡率升高的可能性增加37.35%。医护比高的三级医院可能对护士人数配置和学历水平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医护比偏高,护士学历水平偏低;同时,医护比高的三级医院护士人数配置不足导致医生人均患者数降低,可见足够的护士人数配置不仅能够增加医生治疗的患者数,还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四、每床患者数与住院死亡率  本研究发现每床患者数每增加1人住院死亡率降低7.50%。spearman偏相关分析显示每床患者数与平均住院日负相关,每床患者数越多,则平均住院日越短,同时,医生和护士人均出院患者数与每床医生和护士数都越高,而住院死亡率越低。每床患者数多的三级医院博士医生比例和硕士护士比例高,本科医生和大专医生比例均较低,在医护人员的学历水平较高情况下,手术比例也很高,由此可见,每床患者数多的三级医院更可能具有更高的医疗水平。但是,不能排除这样的三级医院收治危重患者比例低的可能性。  五、医生护士的学历和职称与住院死亡率  博士医生和硕士护士比例高或许是潜在的降低住院死亡率的因素。但是,培养高学历的医护人员必然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不利于缓解中国三级医院医护人员总量不足的现状。高比例的高职称医生并不能降低住院死亡率。这表明现行的职称晋升机制并没有把医生的医疗水平体现在其中,融入医生医疗水平的职称评价体系亟需建立。  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和技能或许才是死亡率的根本影响因素。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和技能的提高不宜单方面的追求医护的高学历,也不宜实行传统的高水平医院帮扶低水平医院的政策,应派遣低水平医院的医护人员去高水平的医院进修,通过规范化的定期培训与考核来提高医院的医护人员的整体医疗水平,同时在医生职称评价过程中融入医疗水平的评价实现积极的引导,这些方式才是缓解医护人才不足,提高医疗水平的可行办法。  结论:  一、三级医院医护配置仍然不足;  二、北方地区三级医院高于南方地区医院;  三、医护比趋于合理水平,但仍然较高;增加护士人数配置,降低医护比,能够使医生收治的患者数增加,同时能够降低住院死亡率;  四、医疗水平高的三级医院,医护工作量较大;  五、医生护士的学历可能是影响住院死亡率的因素;  六、医生的职称并不是住院死亡率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城市边缘区自然生境的环境胁迫是城市化造成的突出问题,生境保护早在30多年前就受到发达国家与地区的高度重视.美国的物种保护经历了特定物种实体保护和重要生态斑块保护,最
伴随着互联网地不断普及,网络公共空间已成为新的公共领域。网络话语权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该空间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形成了网民具体的公共政策行为意向。
大型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技术要求高,采用BOT融资方式可解决环卫经费紧缺、新技术经验不足、管理理念落后等环卫老大难问题。然而,由于BOT融资方式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这一新鲜事务在得到地方政府和环卫行政主管部门热捧的同时,也暴露出监管上的问题,特别是政府在BOT项目运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问题,监管的度上往往很难把握,监管缺位、错位和越位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出发,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环
伴随老龄化社会脚步的加速和程度的加剧,“如何养老”逐步成为时下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大同市作为山西省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社会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当前科技迅猛发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必定体现着公共部门的某种价值取向。公共政策的伦理向度问题是公共政策科学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公共政策最本质的规定性。公共政
进入21世纪,全球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出台了相关的街道设计导则.作为美国20世纪中后期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领域的重要人物,艾伦·雅各布斯(Allan Jac
期刊
国家兴盛,以人为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农村实用人才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和使用正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