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必定体现着公共部门的某种价值取向。公共政策的伦理向度问题是公共政策科学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公共政策最本质的规定性。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内容和结果,有什么样的伦理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因此,应当加强公共性、公共利益在公共政策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应当加强对于公共政策伦理向度这一公共政策研究不可或缺向度的探讨与研究,本文即是基于这种认识的一种尝试。首先,导论阐明了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研究的缘起及其研究的意义,尤其是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们探讨公共政策的伦理向度问题提供了现实性条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导论部分尝试界定了文章主要概念,并通过它们的内涵及特征来加以理解和把握。其次,第一章探讨了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比较视域。从历时性视角来看,建国以来,我国的公共政策伦理价值观的几次较大变迁,是社会治理模式历史演进的使然,更是公共政策伦理价值观自身嬗变的必然,这也是公共政策伦理向度凸显的历史性依据。而公共政策伦理向度自身的多维性,则是公共政策伦理向度凸显在价值多元化现实中的必然体现。再次,第二章阐述了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理论视域。公共性是公共政策伦理价值向度的基础,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本质诉求,二者构成了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基点;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资源的分配不仅仅是技术选择行为,更是伦理价值取向的抉择问题。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和以人为本不仅是公共政策“规范性”伦理价值的核心,而且也是公共政策“实践性”运行的必然诉求。再次,第三章剖析了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实践视域。从实践的视域来看,公共政策伦理向度有着三个层面的实现困境:公共政策理念导向层面、公共政策运行过程层面以及公共政策主体层面;基于此,通过构建公共政策利益均衡体制、培育公共政策运作的伦理机制以及养成公共政策主体——人的伦理自觉,来确立和实现以公平公正为准则、以人为本为重心的公共政策伦理取向。最后,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一个概要和继续推进,公共政策是内含“公共性”、基于“公共利益”的政府治理过程及其准则,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中心环节毫无疑问是人。同时,无论是就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还是公共行政伦理学科的发展而言,给予公共政策伦理研究或学科发展以相应的地位和重视不仅必要而且重要。文章可能的创新点在于从伦理向度的视角来审视公共政策,以历史演进的逻辑进路论述了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变迁;从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基点即公共性与公共利益出发,着重论述了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内核即公平公正与以人为本,并勾勒了公共性、公共利益、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等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