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006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一直都是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通病”,为了不让后勤服务制约高校的发展,从1999年开始,我国便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成为了改革的主要方向。在改革的浪潮中,我国各大高校以满足自身长远发展为依据去选择与自身实际情况配套的后勤管理模式。改革后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转变高校后勤管理以往单纯的福利性质,赋予后勤管理更大的弹性和生命力,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师生。不同的高校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在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差异的影响下对后勤服务的需求和管理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所以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也要因地制宜。近几年来随着后勤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大高校的后勤服务质量都有了很明显的改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不能排除在个别的地区,个别的高校中还存在一些思想观念、改革制度、政策、人员队伍与改革不能匹配的情况,所以说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仍旧需要克服一些困难。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郑州大学,近年来郑州地方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当地政府对当地高校后勤建设并不十分重视,由于投入不足,在基础设施和政策上都没有很好的配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至于当地后勤市场改革发展受到束缚,只有某一项和某几项工作得到了重视,优先发展,发展不够全面。由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调与其他地区不一致,郑州大学在后勤服务方面与其他地方高校相比缺乏竞争力,也就间接的影响了生源。为了能够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更好的服务于郑州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探索一种新的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郑州大学为例探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施。首先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进行了回顾,对这些年来我国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然后就我国高校的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和国外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区域性高校后勤管理模式,这是基于比较优势和地域经济学优势理论的一种新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本文将以郑州大学为研究对象探讨这种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的适用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之中,以区域联系为基础,将高校现有的物资和人员资源最大限度优化配置,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一个有规模的高校后勤服务企业,打破原有一个学校一个后勤机构的模式,同时提高后勤服务机构的专业程度,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师生。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采用固相反应方法合成了纯相的多晶Sr2FeMoO6块体材料,进而通过机械球磨过程调制其晶界状态。研究晶界状态的改变对多晶Sr2FeMoO6晶界型磁电阻效应的影响的同时,探索晶
文章在B-S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得出P2P平台分别对借款人和投资者利率定价的理论值。结果发现:实物期权理论在P2P网络借贷行业定价研究中具有适用性;根据实物期
为探究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对酸性环境胁迫的响应差异,本文研究了壳高为5、10、15、20、25、30、40、50、60 mm的福寿螺在酸性环境下的生存行为和致
为确定土壤质地对旱生植物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 Pall)和沙柳(Salix psammophila)幼苗不同生理指标水分有效性的影响,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2种典型质地土壤(砂
<正>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可能为病毒所致,病理基础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周身)的广泛性损害,以高热,低血压,出血现象,肾脏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从临床
<正> 丹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始于1974年,几年来共收治96例确诊患者,病死率为4.7%。而同地区非丹参组的病死率为20%左右。经丹参治疗后的出血热患者,可越过病期、缩短病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数调查,根据人口年龄构成将调查家庭划分为青少家庭、成人家庭、老年家庭、老成家庭、老少家庭、成少家庭、老成少家庭以及人数为6人以上的复杂家庭,从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