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Android智能手机中存储着用户的隐私数据,这些隐私数据泄露,会使用户蒙受经济损失及人身伤害。然而,目前第三方应用软件市场中存在许多恶意软件或漏洞软件,但现有的对Androi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ndroid智能手机中存储着用户的隐私数据,这些隐私数据泄露,会使用户蒙受经济损失及人身伤害。然而,目前第三方应用软件市场中存在许多恶意软件或漏洞软件,但现有的对Android应用软件检测技术以漏洞扫描为主,还缺乏有效检测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的方法。因此,本文针对Android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特征,提出相应的隐私泄露检测方法,并设计实现Android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检测系统。主要研究及工作如下:(1)归纳总结了 Android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特征,将隐私数据泄露方式分为两种类型:敏感数据流隐私泄露和漏洞代码隐私泄露。其中,敏感数据流隐私泄露包括单组件隐私数据泄露和组件间隐私数据泄露;漏洞代码隐私泄露包括可调试/可备份漏洞、暴露组件和API误用漏洞。(2)针对敏感数据流隐私泄露特征,采用静态分析、污点分析与动态测试相结合的隐私数据泄露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静态分析,构造Android应用程序的控制流图和方法调用图。其次,对于所构造的控制流图和方法调用图,进行数据流分析,标记跟踪污点数据,得到可能导致隐私数据泄露的路径并收集程序中的组件配置、Intent等相关信息。最后,利用收集到的信息构造用于动态测试的有效数据,动态地测试目标应用程序,以验证静态分析结果。(3)针对漏洞代码隐私泄露特征,结合特征匹配与动态测试的方法进行漏洞检测。通过检测Android应用程序配置文件,匹配出可调试/可备份漏洞与暴露组件。接着,重打包应用程序,插入暴露组件标记语句,并结合对系统API的监控,动态地测试暴露组件的可达性,记录被成功触发的组件信息。最后,归纳整理误用API列表,并基于数据流分析,定位API误用漏洞。(4)设计并实现Android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检测系统LeakDroid。对涵盖游戏、社交和资讯等方面的300个Android应用软件进行检测,共检测出漏洞代码隐私泄露389个,敏感数据流隐私泄露49个。针对本文系统对测试样本LeakTest.apk的检测结果,对比了国内四个在线检测平台及FlowDroid的安全报告。结果表明了本文工作对于Android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检测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不仅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也对我国深化改革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防止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帮助企业获取超额利润并维持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认为,高管团队(Top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原生家庭地处农村,受到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后在城市以打工为生的198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是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移民,为城市的建设付出了青春和血汗。
中职学校开展的办公软件应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教授学生办公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是为了培养中等职业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保证中等职业学生在离开了学校后也能拥有自主学习、终身发展的能力。将翻转课堂运用于计算机实践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本文在明晰《办公软件应用》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教学设计及课程考核后,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大量相关文献
空间信息主要依靠点、线、面等方式,利用计算机编码来表示各种类型空间实体特征。根据计算机辅助图形学和测绘学等相关理论,通过完成对现实场景的高拟真三维空间模型的构建,
风险投资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能提供给企业充足的资金,为企业带来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提供较多的增值服务,监督企业的经营决策,进
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瞬息变幻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上升为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专用性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在数学教学研究中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开展,一方面小学课程结构和类型得到改善,教师教学观、课程观可以适时更新;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方法也得到改善,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得以更好地形成,对于现代教学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而活动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活动效果和活动目标的达成程度,因此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学生活动设计。同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提出了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国家和社会大力倡导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何抓住机遇,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大高校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化技术的高度发展,社会对网络及信息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