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要求将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区域相对优势在经济中的表现,就是相对成本较低,在市场机制有效发挥情况下,成本优势必然会使各个地区发展农业时用自身资源优势来参与竞争,从宏观格局上体现出特色农业发展状态。陕西“一线两带”地区,一方面在农业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农业发展却长期处于传统农业发展状态,未能体现出自身优势,表现为经济效益较高的果业和牧业得不到发展,而经济效益较低的产业却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农业资源无法转到效益高的产业。“一线两带”地区,农户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户一方面渴望增加农业收入,另一方面又不愿意选择发展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原因在于农户参与市场的动力受到自身决策环境的限制,使得发展传统农业的效用超过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效用。有效的市场机制可以内生一种竞争激励,使得农户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但市场参与程度低造成竞争激励机制无法使资源使用效率达到最优,因此,必需建立外在促进“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才能打破农户资源利用的低效均衡,使农户走上特色农业发展道路。为了全面分析目前“一线两带”地区农户未将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最优决策的原因,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一线两带”地区农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参与者与受益者的分析,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激励目标,建立了对农户参与特色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导言。作为提出问题的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第二章,“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体及激励目标确立。本章主要解决的问题有,明确了特色农业发展的主体以及激励机制建立的目标和原则。第三章,“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激励机制建立的动因。本章分析了农户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决策的差别,得出“一线两带”地区特色农业激励机制建立的动因在于市场激励的失败。第四章,“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激励因素分析。本章以农户的微观决策为基础,从农户本身参与分工的机制和农业风险,提出了激励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激励因素,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发展特色农业的相关性。第五章, “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激励政策设计。本章以前面激励因素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套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激励政策。第六章,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终结说"在文艺理论界是一个热情不减的话题.时至今日,我们在后现代的视野中重新审视这一命题时,发现黑格尔以其超常的感知力和严谨的逻辑性大胆提出的"艺术
社会支持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关系,但它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和削弱。社会保障是一种制度化的经济关系,它虽然是现代社会支持体系的基础,却不能包
新医药产业是十二五规划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同时也是常州市重点建设的十大产业之一。文章在对常州新医药产业进行全面调研梳理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产业链的关键节点
农用地价格评估,是对农用地的客观合理价格的估算和判定,它对农用地保护和农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界定研究范围为狭义农用地即耕地价格评估,以水田和旱地为主,
竣工结算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和手段,在竣工结算阶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竣工结算审核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其在竣工结算过程中
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农地仍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发展的基础。农地经营制度作为农业政策体系的核心,农地制度的具体形式,对农民增收,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起着至
随着GPS技术的普及,使得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任何时刻的定位成为可能。通过对其的处理,也能将GPS技术应用于高精度测量中。因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高动态精确三维定位功能,使得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程中,高校财务管理上的各种问题越发突出。财务风险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控制和管理好高校扩张进程中的财务风险,将对高校内部控制
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普遍被视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其构建方法对于其功能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具有需求数据量小、分析与规划匹配度高等优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是一种教育体制的改革,许多高等职业院校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以"顶岗实习"的方式与企业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阐述了通过指导顶岗实习,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