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再集成的“低端锁定”突破路径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505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力量,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挑战。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化分工中,利用自身要素禀赋获得了市场准入的机会,出现了短期的繁荣。但随着经济规模持续扩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并未带来附加价值的增加,而是出现了所谓的价值链“低端锁定”现象,直接影响相关企业在全球分工协作网络中的收益,也影响中国的产业升级。如何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路径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本文以基于模块再集成的“低端锁定”突破路径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价值链“低端锁定”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分析价值链“低端锁定”现象出现原因,指出价值链“低端锁定”对发展中国家模块供应商的破坏性影响,进一步总结前人对价值链“低端锁定”的突破路径的研究。其次,通过引入模块最优数量模型,从专业化分工的微观层面揭示价值链“低端锁定”的成因,指出发达国家较高的技术潜力导致了系统集成商所需的较为精细化的模块系统,对于发展中国家较低技术潜力的模块供应商意味着模块的过度分割,导致发展中国家模块供应商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低端锁定”;再者,对模块再集成理论进行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技术复杂度、技术潜力和当量价值系数三者的乘积即为技术势能,并指出两项(多项)技术的集成存在技术集聚效应。基于技术势能和技术集聚效应分析四种不同类型模块再集成的运作机理,考察模块化系统中模块规模与边界的变化。同时,指出中国企业利用模块再集成这一技术创新方式遵循“价值空间扩展→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格局重构”的发展是相关企业价值链“低端锁定”突破的路径;最后,研究基于再集成的“低端锁定”突破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构建企业内部优势与突破路径的关系模型,同时引入模块集成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内部优势对突破路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模块集成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模块化理论,也拓宽了价值链理论,并为相关中国企业通过再集成破解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陷阱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B7共刺激分子与其相应受体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在调节T细胞活化及效应性细胞因子分泌中起重要作用.对B7共刺激信号作用与细胞免疫反应关系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阐明细胞免疫的调节机制,揭示肿瘤逃逸机体免疫监视的机理,并为临床抗肿瘤免疫治疗开辟新途径.
城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以城市聚集为空间表现的城市群,是城市化进程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特征。因此,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显著标志
测量系统是项目团队必须考虑的关键过程影响因素之一。虽然属性值数据在中小型企业中广泛使用,但是这些企业却没有测量系统分析的概念,从而导致在进行质量改进时,得到的测量数据的误差较大,使质量改进不能有效的进行,并且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连续型测量系统相比,国内对于属性值测量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较为缺乏。因此,从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的角度而言以及属性值测量值本身的特性要求,对属性值测
员工工作价值观对员工的职业选择、员工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承诺有重要的影响。国内的研究,在工作价值观的定义和结构研究方面已经较为深入,对于工作价值观与其它相关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