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公民与孤独漫步者——论卢梭对理想人的探寻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0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关注人,“人”是卢梭庞大理论大厦的基点。卢梭提出了三个阶段、四种类型的人:自然状态下的人、市民、公民和孤独的漫步者。自然状态下的人以关注自我保护、富有同情心、怜悯心的形象呈现在卢梭的笔下,成为卢梭推崇的“好人”的类型。但是自然状态已遥不可及,阐述自然状态的价值旨在警醒世人,引起现代人内心的遗憾,同时也为现实社会提供一个新的价值标准。与自然状态相对的是契约社会,签订契约的社会人面临着自我分裂、自我异化的事实,在经济利益引诱和自我欲望无限膨胀的情况下,他们易沦为市民。文明进步和人性堕落使市民社会极不协调。卢梭意识到现实社会蕴含的内在危机,意欲以一种古典共和主义传统的美德和自然状态下的人的美好情感来抵御市民社会对人性的冲击。在性质好的社会,公民可以保持自己的良好品性,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在性质不好的社会,公民不但难以保持自己的德性,完成其作为公民的使命,甚至面临着自我身份异化的危险。政治生活的局限性决定了公民的局限性。具有美德的公民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条件下,只能选择独善其身,远离社会,远离政治,过一种超越政治的德性生活。卢梭试图靠近远去的自然,但深知其不可为,退而求其次,他给出了两条道路:一条是通向人类社会,做一个有政治美德的社会公民;另一条是通向社会之外的世界,像卢梭一样,做一个孤独的漫步者。选择本身无优劣之分,关键是看价值选择背后的基础。对于像卢梭一样的少数人,可以选择做一个在社会之外冷静思考人类问题的哲人;对于普通人而言,可以选择做一个像爱弥儿一样的“社会中的野蛮人”,过一种类似自然状态下人的隐居生活,但当国家需要自己履行公民义务时,还要勇敢的担当起作为公民的责任。无论是卢梭——哲人的生活方式,还是爱弥儿——远离社会的“公民”的生活方式,都注定了“孤独”的生存。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古典思想和启蒙思想的内在张力都在卢梭对理想人的探寻中彰显出来。
其他文献
现代生物科技以其对人类身体健康的直接干预能力,对人类社会秩序、伦理观念、法律体制等诸多领域带来重大挑战和冲击。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人体基因研究这一相当新颖的科技领
学界对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思想和主张的研究,研究成果已是汗牛充栋,然而至今对他思想的评价和评说仍是备受争议。有学者评价卢梭是现代民主理论的先驱,主张他
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该法要求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为了宣传贯彻婚姻法、破除封建
传媒行业的迅猛发展与变迁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专业硕士学位成为完善新闻传播教育、改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路径。专业硕士学位旨在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c
现代社会,小学教育正面临着信息数据化的冲击与挑战。目前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是中国新课程的最基本要求
研究主要针对桃树生长的拓扑结构进行探讨,在分析桃树自然生长的基础上侧重探讨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针对人工修剪情况,运用基于双尺度自动机的模型方法建立了桃树生长的拓扑结
目的分析东莞市石龙镇2005—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落实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东莞市石龙镇2005—2
100年来,新兴宗教已经发展成世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末期中国境内频繁出现邪教事件,人们容易将新兴宗教与邪教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甚至有人将二者视为一体。实际上,二者
在中国油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写实油画一直都是绘画创作的主流,无论在哪个时期,都以其特定的精神表达的优势而熠熠生辉。经过几代画家的开拓、积累和推进,写实油画取得了令人瞩
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数据库的广泛应用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世界各国都试图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数据库侵权所带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