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谋得利剧场及演剧活动考论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上海民国时期的谋得利剧场为研究对象,借助谋得利剧场这一见证了新剧发展以及“甲寅中兴”的新剧演出场所为切入点,从新剧演出活动以及新剧推广情况两大方面具体分析新剧发展状况,以点带面,进而深入剖析新剧的艰难发展历程以及对谋得利剧场的历史地位进行分析评价。
  要研究近代时期上海的谋得利剧场,将遵照以下三个层面的思路进行论述:实体建筑的物理空间、承办演出活动的舞台空间以及承载文化记忆的文化空间。在物理空间层面,重点讨论谋得利剧场外部位置及内部陈设的概况。在舞台空间层面,重点讨论在谋得利剧场上演的新剧演出活动。在文化空间层面,重点关注谋得利剧场的功能,讨论谋得利剧场之于新剧发展的作用。
  论文除绪论、结语和附录外,分为四章:绪论,介绍和分析民国初期新剧概况,引出谋得利剧场并概述学界对于谋得利剧场的研究现状,以此凸显研究谋得利剧场的价值与创新之处。绪论主要解决了谋得利剧场研究价值的问题。第一章,从外部地理位置和内部剧场布置两方面,介绍谋得利剧场,总结谋得利剧场的特点。第一章主要解决了谋得利剧场是什么样的问题。第二章,承接第一章最后的疑问,重点解决谋得利剧场在演出条件不完美的情况下为何依然有新剧演出活动这一问题。谋得利剧场一直有新剧演出活动是新剧演出团体努力的结果。剧场的经营状况既是新剧演出活动的前提,又与新剧的推广情况息息相关。故本章着重分析谋得利剧场的经营状况,探究剧场的品牌优势,进而分析其营销策略,最终以剧场上座率印证其营销效果及新剧推广效果。并且,谋得利剧场为何有新剧演出活动不仅仅要在商业层面分析,还要回归新剧演出活动本身。故第三章,弥补了第二章对新剧演出活动的忽视,结合史料、剧评文章等分析谋得利剧场上演的新剧演出活动。通过对谋得利剧场新剧演出活动的分析,总结出这些演出活动真实性的特点。至此,有关谋得利剧场在演出条件不完美的情况下为何依然有新剧演出活动的问题才得以讨论全面。第四章,总结前文论述内容,借助分析谋得利剧场的历史地位,进而深入探究新剧发展的艰难处境,还原谋得利剧场演出时期的新剧发展面貌。在第四章采用多种思路对谋得利剧场进行评价,引用多种理论及观点。第四章主要解决了谋得利剧场历史地位的问题。结语,总结谋得利剧场以及在谋得利剧场上演的新剧的特点。附录是笔者翻阅大量报刊、杂志之后整理的两个表格,第一个表是谋得利剧场的新剧演出年表,其中注明了每日上演的剧目、剧团以及剧目信息出处等信息。由此年表可得到具体的剧目演出频次与日期的信息。第二个表是谋得利剧场的新剧剧评文章表,其中注明了与谋得利剧场演出的新剧相关的剧评文章标题、文章作者以及文章来源等信息。由此剧评表可对比分析不同剧团在谋得利剧场演出时受报界欢迎的程度,并进一步论证不同剧团的经营策略。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它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国内外背景,它的建设和实施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是新时期的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它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相互支持的新型外交理念,是当今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关系的精髓,它的贯彻和实施将会惠及沿线国家和地区,从而在政治互信、经济发展和文化包容等方面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与繁荣,真正构建起中国与世界的“利益共同体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股市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的指导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股市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种种困境。众所周知,股市、房市、汇市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其中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就说明股市所出现的问题不是个别问题而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我国的改革已经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显赫成果,但在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充满泥泞和困难。改革路上遇见的困难已经
学位
当今世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事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中国政府对于环境问题也日益重视。自1972年中国派代表团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联合国环境会议后,中国政府对环境治理日渐重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关注环境治理已持续了近40年,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引发世界普遍关注的同时,西方著名学者对中国国内环境治理也进行了跟踪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
学位
刘云若是民国时期的通俗小说家与名报人,一生创作小说近五十部,曾为天津《大公报》和《益世报》等副刊撰稿人,并担任《北洋画报》主编和《星期六画报》等40年代盛行的小报副刊主笔,在写作小说的同时发表了大量杂感时评。目前学界的研究视角广博,针对刘云若的研究也愈加多元化,但就其具体研究内容而言,则多是针对刘云若小说而展开的研究,对刘云若杂感时评专门的研究文章少之又少,更未有人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刘云若的小
学位
《左传》中虽载有大量的弑君事件,但以往对这些事件的研究多集中于经学和史学领域。即使有从文学角度来对《左传》进行研究的成果,也多从其战争、辞令或者人物塑造等内容着手。本文拟在此前对《左传》经学与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学的角度来对《左传》中的弑君事件做一探讨。文章在绪论部分,首先从经学、史学和文学三个不同角度,梳理了历代对弑君事件研究做出的成果,从梳理中可以看出对《左传》从这三个角度的研究是与时间
学位
本文以中国大辞典编纂处主编的《国语辞典》(影印本)三音节多义词释义为研究对象,分析三音节多义词释义的特征与规律。以词典所收三音节多义词为封闭域,探究多义词义项的类型,研究同一词类义项设立标准、义项之间的关系等,分析三音节多义词每个义项的词义透明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是明确三音节多义词的释义路径,为语文辞书多义词释义和三音节词研究提供资料。  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对《国语辞典》释义研究和三
学位
本论文选自 19 世纪法国耶稣会士、著名汉学家戴遂良(Leon Wieger, 1856-1933)所编写的一部汉语教学丛书——《汉语入门》 (Rudimentsdeparleret destylechinois:dialectedeHo-Kien-Fou,又译为《汉语口语入门:河间府方言》)为研究课题,该书所记录是19世纪末的河间府一带的北方官话口语音,它对于研究河北方言的演变史有很大价值。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领域的巨大变革,后现代主义哲学领域中的本体论崩塌,二元论受到广泛质疑。资本主义社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化和多元价值取向逐渐造成了混乱的社会局面,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思想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提出来的。唐娜·哈拉维指出,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而产生了三个关键界限的破裂,即人与动物的界限、有机体与机器的界限、物质与非物质的界限的破裂。正是这三个关键界限的破裂,导
《故事新编》是鲁迅从中国古老神话、历史传说中选取故事改编而成的一部小说集,它涉及诸多中国传统文化。但文本的表达含蓄隐晦,读者在第一时间很难把握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需要通过适合文本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方能获得深刻理解。本文选择表达机制的文本分析法介入《故事新编》,力图从作品组织元素的方式、处理现实与文本的关系以及叙事策略等角度出发,把握文本思想内涵,窥探鲁迅独特的精神世界,发掘鲁迅后期创作向中国古典
学位
在中国古代,采摘花草既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也是人们的艺术生活呈现,是为文学表达的重点。诗歌创作中描写花草采摘行为,自《诗经》时代即已开始,至唐诗中则蔚为大观。花草采摘行为是唐诗中的重要主题。本文选取《全唐诗》中出现频率较高且极富有特色的几种花草作为切入点,探究花草采摘活动在唐诗中的丰富内涵及审美意蕴。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以数据统计为中心呈现唐代花草采摘诗概况。唐诗中,因采摘植物种类的不同,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