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jpj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石能源日益匮乏,以及汽车尾气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锂离子电池(LIBs)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为石墨碳材料,但是石墨碳基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续航能力比较差,这些问题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并且其价格低廉、来源广泛,这些优势使其成为最有可能取代商业化石墨碳的锂电负极材料之一。但是过渡金属氧化物用作电极材料具有导电性差、体积膨胀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针对这些问题科研工作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采用碳包覆等方式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基于以上的研究思路,本文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对过渡金属氧化物进行了新的设计研究。(1)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花状的NiO/Zn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了研究该材料的形成机理,测试了不同反应时间材料的FESEM图谱。最后发现反应9 h得到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花状结构,并且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A g-1的电流密度下,该材料保持了1067 m Ah g-1的放电比容量,经过150次循环之后其容量依然保持比较高的水平(930 mAh g-1)。同时,当电流密度分别为1 A g-1,2 A g-1,5 A g-1时,其对应比容量为596 mAh g-1,494 m Ah g-1,389mAh g-1。(2)为了提高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导电性和稳定性,通过共沉淀和溶剂热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碳包覆的多孔NiMn2O4/CoMn2O4(NMCO@C)复合材料。经过碳包覆后的材料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NMCO@C材料在0.1A g-1的电流密度下保持了1240 mAh g-1比容量,第二圈的比容量依然保持在970 mAh g-1左右,虽然第一次的库伦效率为78%,但是该材料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经过350次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保持在900 m Ah g-1。同时,该电极材料在大电流密度下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在2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50周之后容量基本没有衰减,保持在280 m Ah g-1。(3)微米尺寸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由于较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和简便的制备方法,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但是仅仅在外层包覆一层碳层不能很好改善其稳定性和导电性,所以提高材料内部导电性是很有必要。用一锅法制备了内外双碳导电网络的(Mn3O4/CNTs@r GO)电极材料,Mn3O4/CNTs@r GO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较低的电流密度下(0.1A g-1)循环150周之后,容量保持在1015 mAh g-1。而且,倍率性能优越,在10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150周后容量保持在397 mAh g-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痔动脉缝扎结合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内痔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痔动脉缝扎结合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30例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
针对《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教学目标,一线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存在诸多困难,以至于体现不出统计与概率本身的内涵.笔者在听取了数十节统计课后,通过对教
本文在对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共10,800个用户的抽样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参考系统的统计数据,应用现代市场学及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城、乡电视机市场的供求形
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材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在航空、航天结构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近几年研制的各种新型飞机上,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应用的比重。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分析啸叫信号频谱特征,提出一种音频信号啸叫的快速识别与检测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识别音频啸叫信号,以达到尽快利用技术手段快速调整音频参数的目
在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复杂、实时性要求逐渐提高的形势下,要想实现多部门间信息的高度共享,促使信息系统能够更有序高效的工作,就需要基
本文首先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算法全面估测了1979-2009年间中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时序变化,进而对转型背景下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
为筛选出适合于温室土壤酸化评估的pH测定方法,以温室中常见的褐土、潮土和水稻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KNO3和复合肥(N-P2O5-K2O,15%-15%-15%)梯度,用五种方法:水浸提测定pH
为了验证X射线脉冲星导航算法在星载计算机环境下的实时性和适用性,设计了基于FPGA+DSP架构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原理样机,导航原理样机中的FPGA用于系统的逻辑控制以及光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