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社会内部矛盾已突出显现,社会犯罪不断呈现高发态势。国有林区中交通、信息相对闭塞,经济相对落后,是各种敌对势力渗透和侵害的重点,也是罪犯分子的重要藏身地和毒品原植物最主要的非法种植地。近年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公安机关围绕林区防控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防控体系还极不完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构建国有林区治安防控体系变得刻不容缓。本文以通江县森林公安局构建国有林区治安防控体系为例。通江县森林公安局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林区管控方式,在全县国有林场率先建立了以林区警务室为基点的治安防控体系,国有林区涉林案件数量明显下降、森林火灾明显减少、林区群众矛盾化解率显著上升。本论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第一,从理论上简要分析森林公安构建林区治安防控体系的职能职责,明确几个基本概念,再从公共管理学理论上对森林公安构建国有林区治安防控体系的依据进行研究。第二,对通江县国有林区的治安防控进行动态分析,研究通江县国有林区治安防控体系发展完善历程及特征,探讨通江县森林公安局构建国有林区治安防控体系的主要作法、主要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第三,对通江县森林公安局构建国有林区治安防控体系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其内在驱动力在于通江县国有林区治安防控的现实需求,包括通江县国有林区治安形势复杂、管控难度高、地理位置特殊等,其外在动力在于国家和省对平安林区建设的宏观要求。第四,对通江县森林公安局构建国有林区治安防控体系的机构要素进行分析,重点对林区警务室的建设进行研究,研究机构建设的做法、运行机制以及特点和作用。第五,根据前文研究,得出积极构建国有林区治安防控体系的借鉴和启示,提出进一步完善林区管控方式的意见和建议。本论文通过研究通江县森林公安局在构建国有林区治安防控体系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构建川东北地区乃至全省国有林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林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