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顺应模式下的翻译过程研究——以《洗澡》英译本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用关联-顺应模式探讨翻译过程,并以小说《洗澡》的翻译为例,证明该模式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和指导作用。文章指出:关联理论长于解释力而短于描述力,顺应论长于描述力而短于解释力,因此可利用它们的互补关系构建关联-顺应模式。该模式分为语篇释意过程和语篇产出过程。两者看似先后进行,实则同时运作。语篇释意过程含有明示-推理的性质,译者的目标是寻找关于作者意图的最佳关联。这一目标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达到,因为原文包括强交际和弱交际,弱交际意义含糊,允许多种阐释。此外,作品风格也是作者意图的反映,因此,译者还需寻找关于作品风格的最佳关联。语篇产出过程进行的条件之一是语言的三特性: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它们使译者能够顺应翻译目的和语境,在一系列可能选项中灵活选择合适的语句。本文从四个角度阐述了这一过程:1、语境顺应。这部分描述了两类关系:一是翻译目的与作者意图之间的关系;二是原文社会文化与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及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2、语言结构顺应。这部分从四个层面讨论了结构顺应:语言层面、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和篇章层面。3、动态顺应。这部分论述了时间因素给翻译活动带来的动态变化。4、译者的意识程度。这部分阐述了译者对自我意识的控制问题。最后,本文以小说《洗澡》的翻译为例,进一步说明了该模式对翻译过程研究的意义。
其他文献
《错误的喜剧》是莎士比亚最短的一部喜剧,甚至被推测是莎士比亚的第一部喜剧。它并不是莎士比亚的原创作品,而是脱胎于罗马著名戏剧家普劳图斯的《孪生兄弟》,因此它通常被
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语用学理论,该理论指出:人类的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其主要观点是:人类交际的关键在于创造一种对于最佳关联性的期待,即听者期
非限制性关系从句的语义功能是对先行项进行补充说明,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英语句法结构。近三十年来,关系从句一直是语言研究者感兴趣的热点课题之一,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形态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及构词规则。形态能力,像其它语言能力一样,如语义能力和语用能力,在语言习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大量研
评价是语言中一种复杂而又重要的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者们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名称来探究和表示这一复杂的语言现象。   政治演讲作为公共演讲的一种类型,常常被演讲者
本论文题目为“葡汉条件句对比分析——以上外大四学生为例”,旨在对葡萄牙语和汉语中的条件句进行对比分析,并浅析上外大四学生在条件句使用方面的习得情况。  本文主要探讨
美国二十世纪小说家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以纽约为背景的作品中的田园色彩已得到文评家的关注。目前学界一般认为,菲氏将田园元素引入其都市作品是为了抨击现代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