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网络消费中欺诈行为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吉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WE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学位
文章以某旧双曲拱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提出了两种加固方案,即锚喷混凝土法及变肋拱为箱拱加固法.借助ANSYS软件对该双曲拱桥结构受损前、受损后及两种方法加固后的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比研究了两种加固方案加固后的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双曲拱桥的病害导致结构的整体刚度明显降低,这类桥型面外比面内刚度要弱;(2)锚喷加固法可以提高桥梁的整体刚度,但结构抗扭刚度并没有得到改善;(3)变肋为箱法明显提高桥梁刚度,其自振模态较新旧桥梁及锚喷加固桥梁的模态有了明显的变化,自振频率得到了提高,不仅加强了桥梁的抗
由于H型钢桩受力性能良好,常被用于整体桥桩基础中.文章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横竖向荷载共同作用对H型钢桩基横向承载力的影响,得出了在横竖向荷载作用下H型钢桩基最大水平变形的理论计算式,其计算值与有限元计算值吻合良好.结果 表明:考虑竖向荷载后,H型钢桩的最大等效应力提高了4.89%,强轴水平受力的H型钢桩的最大位移降低了23.6%,竖向荷载可能降低H型钢桩的横向承载力;横竖向荷载作用下,H型钢桩的最大变形均出现在桩顶位置处,强轴水平受力的桩基更易变形,桩基应力更大,但弱轴水平受力时,桩基屈服范围更广;强
文章以某座独塔混合梁斜拉桥为研究背景,采用Midas Cival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总结了全桥静力性能.结果 表明:(1)荷载组合效应下,桥梁主梁轴力和弯矩响应大于剪力响应,弯矩分布均匀比轴力响应稍小;(2)钢箱梁侧主跨跨中斜拉索的应力变化大于主跨两端斜拉索应力变化,最大变化量为90 MPa;(3)混凝土侧斜拉索索力变化比较均匀,最小、最大变化量分别为15 MPa、34 MPa.
学位
文章以国内某五跨联拱钢筋混凝土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3D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地震波输入方向、阻尼比和考虑几何非线性对拱桥地震时程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10阶的结构频率相差不超过1 Hz,分布比较紧密,引起的自振特性也相差不大,拱桥结构相对较柔;在三个方向的地震激励中,拱脚的轴向力最大,在抗震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竖桥向输入地震波对拱脚轴向力的影响;拱桥最大位移通常出现在拱顶及其附近,该处变形在地震中较为敏感,变形最大;阻尼比减小会使得拱桥的地震时程响应增大,其中对拱脚的地
为确保钢板桩围堰施工过程中各构件良好的力学性能,文章基于敏感性分析原理,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钢板桩围堰有限元模型并针对三个敏感性参数进行力学分析,结合关键构件应力位移变形变化曲线,多角度探明各参数与构件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内支撑空间布置数量和钢板桩内壁厚度对钢板桩围堰各构件敏感性指数最大达到0.89,而封底混凝土厚度对围堰结构的最大敏感性指数仅为0.07,因此内支撑空间布置数量和钢板桩内壁厚度为钢板桩围堰力学性能最主要的敏感性参数,可为类似围堰设计提供参考.
文章根据实际桥梁工程中桥梁支管与主管存在不同连接位置的情况,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探讨不同连接位置对方钢管T型节点受压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采用中间连接的节点失效模式为主管表面塑性失效;(2)采用翼缘连接的节点失效模式随着支主管宽度比的增加由主管表面塑性失效转为主管侧壁屈曲失效;(3)采用翼缘连接的节点,其主管表面屈服范围比中间连接节点要大,但随着支主管宽度比的增加而减小;(4)支主管宽度比为0.4时,翼缘连接节点的受压承载力较中间连接的节点降低了24.68%;(5)设计时应考虑支主管的连接方式对节点受
某新建道路下穿既有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受道路软基处理和堆载所诱发土体扰动的影响,桥梁墩身产生了不匀均沉降及水平位移,经现场监测其最大值分别达到4.1 mm和9.5 mm.为分析下穿道路软基处理对既有桥梁结构安全的影响,文章建立了桥梁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基于现场监测值分别进行了桥梁单桩承载力、桩基抗弯剪承载力和上部结构承载力的验算分析.结果 显示,桥梁各项承载力验算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表明现有状态下的道路软基处理不会对既有桥梁结构安全造成影响.
为了解时变和动力效应耦合作用下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受力性能,文章以跨径布置为(30+ 80+ 30)m的某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依托工程,采用数值积分和有限元方法,建立较为精确的空间有限元模型,系统地研究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在动力和时间效应耦合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收缩徐变和动力效应的耦合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受力更为复杂,其内力值较未考虑耦合作用的情况大,且放大效应较明显,因此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设计和验算中应充分考虑时变和动力效应的耦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