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流动:一种独特的农民流动方式——以浙江温岭西瓜农为个案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流动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民形成了急剧的多元化的流动,对城乡社会形成了深刻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包括农民工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农民流动问题,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是,从已有文献看,对农民流动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务工型、谋生型的农民流动,主要关注的是务工型农民流动及其相关农民工问题,对于创业取向的农民流动的研究较为鲜见,更缺乏深入调研和系统研究。   正是基于这一薄弱环节,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展开了对这种独特的农民流动方式——创业型流动的研究。文章以温岭西瓜农为个案,着重考察其流动创业的重要特点和流动创业机制,分析创业型农民流动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创业型农民流动这一新型社会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文章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和评述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阐述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介绍文章的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并对文章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做了初步的界定。   第二部分,介绍温岭西瓜农创业型流动的概况。介绍样本温岭西瓜农外流经营的社会背景,着重描述温岭西瓜农外流经营创业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剖析温岭西瓜农流动的重要特点。结合对样本温岭西瓜农外流经营创业的具体分析,指出当前创业型农民流动呈现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创业为流动目标、采取多元化的流动组织形式、以农村能人为流动主体。   第四部分,分析温岭西瓜农外出经营的流动创业机制。通过对样本温岭西瓜农外流经营创业的透视,分析创业型农民流动的三大机制:乡土性、自主性的流动创业组织机制、市场化的流动创业运行机制、利益驱动的流动创业发展机制。   第五部分,考察温岭西瓜农创业型流动的社会影响。创业型流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现代性变迁,建构了新型的整合模式,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冲击了现行乡村治理模式。   第六部分,研究温岭西瓜农创业型流动的社会基础。指出农民自由流动政策和国家的土地自由流转是创业型农民流动的有利契机,地方政府的推动是创业型农民流动的有力保证,独特的区域文化是创业型农民流动的重要基础,利益诉求是创业型农民流动的内在动力。   第七部分,总结与讨论。根据前文分析,进一步认证创业型流动是一种独特的农民流动方式,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拓展的研究领域。
其他文献
流动人口是农村融入城市的中坚者,是现代化的推动者,其人口再生产问题是对当前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与计划生育政策的严峻挑战。因此,关注流动人口的生育问题是稳定低生育水平、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发展脚步加快。与农民生活改善相伴随的是大量传统民居的消失。而这些旧式的传统民居是长期以来在社会、文化、自然环
(以下简称)自1997年实施后,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按照分工分别制定了配套规章和保护名录.1999年4月23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UPOV)正式接纳中国成为该组织的第39个成员国.同日
分家自古就存在,经历数千年的社会变迁,分家已经内化为一种植根于国民心中的一种文化制度。分家指的是子辈家庭从父辈家庭中脱离出去的过程及其状态,特别是子辈家庭与父辈家庭分
孝义铝矿是山西铝厂的主要供矿基地,全矿区共分3个作业区和2个居民生活区,拥有1800名职工。共有105个工种,其中特殊工种8个,特种作业人员370名,全部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
布依族社区由于经济落后,老年人文化水平低下,绝大多数都有自我养老,负担过重,缺乏感情慰藉等特点,必须要大力发展布依族社区经济,完善机构设施等才能解决布依族养老问题。   布
本文试图在“城乡一体化”的研究视角下建构一个合理的“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模式”,尝试破解这个多年来困扰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政策难题。   与其他针对城市农民工的
学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农民工“打工潮”仍方兴未艾的同时,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也明显加快,全国各地程度不等地出现了农民工回乡“创业潮”,它已成为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本研究结合冀北B镇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对学生辍学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论文以冀北B镇的中小学生辍学问题为个案,主要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具体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