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磷作为电极材料理论比容量达2596 mAh/g,相比于商用锂离子电极材料具有较大的容量优势。但其电导率低,相应的电化学性能较差。本文利用多孔碳材料作为导电基底,并利用多孔结构限制红磷颗粒的尺寸,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率以及红磷的利用率。本文采用两种比表面积不同的碳材料,采用气相和球磨方法分别合成多种磷含量的红磷/碳复合材料,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且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及反应机制。
本文采用球磨法将红磷与导电炭黑(EC600JD)复合得含磷量19.9 wt%磷/碳复合材料,在1-4.5 V电压范围,在250 mA/g电流密度下,前30周容量逐渐增加,对应活性物质的活化过程,第30周时放电比容量为1423.4mAh/g,循环至100周时放电比容量为1270.9 mAh/g。EIS测试表明材料的内阻较大,电化学极化较大,这是由于球磨法得到的颗粒较大。为了进一步研究磷/碳复合材料在1 V以下的电化学性能,选用两种多孔导电碳黑EC600JD和BP2000,分别采用气相沉积法和球磨法来得到不同磷含量的复合材料,研究材料在0.05-3.5 V的电化学性能。导电碳黑(EC600JD)为导电基底时,首周存在较大不可逆容量,气相沉积法和球磨法得的磷/碳复合材料,4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至20周时,放电比容量分别为357.8和384.3 mAh/g,和第二周放电比容量相比,容量保持分别为36.7%和50.1%。导电炭黑(BP2000)为导电基底时,首周存在较大不可逆容量,气相沉积法和球磨法得磷/碳复合材料,4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至20周时,放电比容量分别为406.6 mAh/g和419.4mAh/g,容量保持分别为42.7%和53.7%。气相沉积法合成的磷/碳复合材料,以导电碳黑(EC600JD和BP2000)为导电基底时,后者的倍率性能较好。采用球磨法时,后者的倍率性能较好。EC600JD为导电基底时,气相沉积法和球磨法合成的磷/碳复合材料,后者的循环稳定性较好。导电碳黑(BP2000)为导电基底时,球磨法合成的磷/碳复合材料循环稳定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