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天线的碳纳米管远红外探测器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红外波具有瞬态性、相干性、宽带性、低能性等优秀特性,在天文、生物、材料、通讯、军事、国防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远红外探测器的开发对远红外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远红外波段探测中,传统的光子探测器因为其体积大且温度要求高,所以需要开发利用没有这方面缺点的热辐射探测器。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目前热辐射探测器已经在商业领域展开了应用。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更加灵敏、快速、低成本以及易于集成的远红外探测器。近年来,碳纳米管(CNTs)由于其优秀的光电特性,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立足于碳纳米管在远红外探测方面的应用为例,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展开了以下模拟计算工作:1、基于光学天线集成的单壁碳纳米管远红外探测器研究首先查阅论文并使用Drude模型以及有效介质理论对单壁碳纳米管薄膜的介电常数进行求解,然后基于光热电效应计算出由该薄膜组成的探测器在太赫兹波段的光电特性。接下来在单壁碳纳米管薄膜探测器的基础上集成蝶形天线,计算出它的响应率以及偏振灵敏度。由于天线的作用,我们最后预测出探测器沿天线轴方向和垂直于天线轴方向的偏振灵敏度在1 THz时可以达到1753,并且在0.5 THz时可以达到13000。由天线原理,通过改变天线大小可以改变天线的共振峰位。在改变天线大小(95μm、150μm、300μm)之后,预测出在0.5~1.5 THz范围内峰值偏振灵敏度都提升到了700以上,比没有天线集成时提升16~320倍。并且在此过程中,探测器的响应率也比没有天线集成的情况也将提升1~2个数量级。2、利用F-P腔以及改进结构进一步提升天线光耦合效率在上一步单壁碳纳米管薄膜探测器两边集成蝶形天线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在探测器的基底下加装金属平面形成F-P腔并且调节天线的负载电阻,从而进一步增强探测器的响应率以及偏振灵敏度。首先,利用耦合模理论对F-P腔作用下的天线中间缝隙处的电场增强进行解释,并且得出13μm为F-P腔的最佳厚度。之后,继续通过改变天线翼尖延伸杆的长度,从而达到调节负载电阻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光耦合效率。经过上述调整之后,通过有限元软件的计算得出,探测器在1 THz处的响应率相比只集成天线的情况提升了19.9倍达到了1500 V/W,并且偏振灵敏度也提升到33400。通过对天线尺寸的改变(95μm、171μm、200μm、379μm),在0.5~1.5 THz,我们计算预测出峰值响应率提升相比之前可提升8.1至19.9倍,峰值位置处偏振灵敏度也提升了2.7至22.3倍,其中在0.5 THz处达到了3.04×10~5。
其他文献
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年来引发广泛关注的一类新的肿瘤治疗手段。与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手段相比,PDT具有精确有效、侵袭性低、治疗过程短、可重复治疗等优势。目前,制约PDT发展和应用的问题主要包括:光敏剂(photosensitizer,PS)的疏水性质使得其易在水溶液中发生聚集,导致其生物利用率降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
微纳机器人领域是一个新兴领域,因为其在微观尺度上可以操控,被定位以及实现功能化引起了科研工作者极大的兴趣。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微纳机器人被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开阔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方向。目前研发新型的微纳米机器人和探索微纳机器人的制备保存条件和相关运动都是研究重点。有研究表明微螺旋结构被认为是低雷诺数环境中理想的模型,在高粘度的情况下运动速度最快。而螺旋藻(Spirulina)作为藻类生物中完美螺旋
非晶氧化物薄膜因具有高的透明性、高迁移率、制备温度低和高均匀性等众多优点,被广泛应用到薄膜晶体管(TFT)的沟道层中。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研究出许多性能优异的非晶氧化物薄膜,其中非晶InGaZn O薄膜的电学性能最为突出,并且基于这种材料的TFT目前也投入到了工业生产当中。性能优异的非晶氧化物薄膜大多基于氧化铟材料,但地球上In元素丰度极低、价格高昂且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开发低成本和高性能的新型无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动脉血栓沉积引起的血栓性动脉瘤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但是,对于血栓性动脉瘤治疗前的诊断还存在着缺陷,例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但DSA仅能对有丰富血流的瘤腔有造影效果,若瘤腔内还有大量血栓则无法对其显影。因此,除需要评估动脉瘤瘤腔大小以外,还需要一种新颖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动脉瘤瘤壁的完整性和其破裂风险。在动脉瘤瘤内的血栓中含有大量的磷脂丝酰胺酸(PS),P
氮化硅陶瓷因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而被应用于许多方面,但目前来说,韧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而氮化硅自身为灰色,颜色单一性使其在很多应用中受到了限制。那么制备出一种多色的高韧性氮化硅陶瓷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α-Si_3N_4粉为原料粉体,通过添加三元烧结助剂氧化钇、氧化铝和氧化镁并调整其最佳比例来改变液相的含量以及组成,促使其在生成长径比较大的柱状晶的同时致密性能到提高,
氧气供应不足普遍存在于各种实体瘤中,这被认为是晚期实体瘤的特征之一。缺氧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癌症转移;恶性缺氧也导致了对肿瘤治疗(如放疗、化疗、光动力治疗、声动力治疗)的固有抵抗,因此导致了许多抗肿瘤效果不佳。近年来,声动力治疗作为一种微创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研究用于肿瘤治疗。其相应的声敏剂被低强度的超声(US)激活,产生毒性较大的活性氧(ROS)用于肿瘤治疗。声动力治疗(SDT)与光动力
高压作为平行于温度、磁场、化学掺杂的物质调控手段,是探索和发现新材料、调控物性和诱导新奇物理现象的重要工具之一。高压能够有效地减小原子(分子)间距离、改变键合的类型,进而诱导可能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相变,再结合温度、磁场等综合手段,可以在不引入杂质的情况下较“纯净”的、连续调控物性,进而有效地揭示基本物理机制。因而近些年高压技术在凝聚态物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在铁电材料、拓扑材料和半导体
最近,在f(R)引力下导出了一类新的带电球对称黑洞解。我们的目的是探究这类新的黑洞解在外部标量场扰动下的稳定性问题。首先,我们考虑无质量中性标量场的扰动。在频域上,用三阶WKB方法计算了拟正则模频谱;在时域上,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扰动场随时间的演化。通过拟正则模的计算,可以判定黑洞时空是稳定的,并且我们发现随着黑洞参数α的增大,扰动衰减变快,即黑洞稳定性更好。之后,我们又考察了黑洞在有质量荷电标量场
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光谱是研究半导体材料发光特性的经典手段,具有非破坏、高灵敏等优点,在分析半导体材料能带结构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不但能够揭示半导体的
以热释电材料为灵敏元的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因其不需要制冷并且能够实现宽波段响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军事、医疗、工业、航天、科研等领域,发展高性能的热释电材料对提升器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热释电薄膜与体材料像单晶陶瓷相比既继承了热释电体材料容易制备、易掺杂改性等优点,又具有灵敏元薄,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易与微电子技术相集成,成本低等特点,可进一步促进热释电探测器的发展。本论文紧密围绕0.3mol.%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