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关系关照下的口译哲学美学内涵探微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y_ch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间交际的加深,口译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做好口译,达成交际的成功是口译活动的目标所在。从古至今比较著名的中国传统十大翻译学说,成为文本翻译的指航灯。口译作为翻译的基本形式,与文本翻译有着不同的工作要求,必然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目前较为著名的口译评价标准,多是自我的经验总结。随着口译研究的跨学科发展趋势,本文尝试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结合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实践活动,分析动态和静态的言意关系,寻找口译哲学美学内涵。   语言和意义的关系是交际行为的基本和重要问题,语言和意义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哲学关系:语言由于自身符号系统的局限性,无法充分表达意义,体现了语言和意义的对立性,但同时意义的表达又必须依托语言体系,表现出两者的统一性。在中国传统言意关系上,不同的派别根据不同的追求,提出了主张言意对立的“言不尽意”说和主张言意统一的“言尽意”说,同时在言意哲学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超越途径,完善了中国传统言意哲学关系的哲学内涵。   根据和谐美学的观点,矛盾问题的解决诉诸于和谐思维,构成了和谐美学的方法论。依此,不是语言克服意义的存在,也非意义克服语言的存在,而是双方的和谐相处。这一美学理念提出了解决言意矛盾的美学思维方式,将言意哲学内涵引入到美学领域,完善了言意的哲学美学内涵。本文的切入点即言意的矛盾哲学关系及言意矛盾解决的美学途径。   口译是双向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行为。释意理论提出了口译活动的三角模型,该模型认为真正的口译活动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表达三个阶段。本文尝试分析三个阶段的言意关系,探微口译活动中言意关系所体现的哲学美学内涵的宏观体现为和谐美。并且通过归纳三个阶段和谐美的创造所需要的主要超越途径,探微三个阶段哲学美学内涵的微观体现。以期将宏观的和谐美与微观和谐美的创造和体现结合在一起,从新的角度验证发展理论,为口译交际实践活动起到指导作用。   研究发现,口译动态理解阶段的哲学内涵体现在,语言和交际意义的对立统一。要超越哲学内涵达成和谐美学内涵所必备的途径是口译过程中语言知识和认知知识的积累;在口译的脱离语言外壳阶段,哲学内涵体现在意义的静态状态下,语言和意义的差异性。为了超越言意的矛盾达成统一,释意理论最终确定用“脱离语言外壳”这个语言范畴的词语来描述意义的静止存在状态,达成了此阶段的“言尽意”,完美地诠释了作为语言范畴的“脱离语言外壳”和意义范畴的“意义独立存在状态”的和谐统一;在口译的动态表达阶段,语言和意义的哲学美学内涵主要体现在口译活动特有的语言与交际意义的对立统一,本文重点结合实例归纳了正式场合下的语言特点,试图得出一些标准,即得体的服装语言,恰当的语调,平稳的语速,准确的语句。
其他文献
《白鲸》是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作者借捕鲸船“裴阔德”号的唯一幸存者以实玛利之口,讲述了亚哈船长带领船员疯狂追杀白鲸,最终酿成人鲸双亡的
黑人被强运到美国成为奴隶,失去赖以生存的黑人文化,他们丧失了自我身份,承受着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带来的伤痛。因此,美国黑奴制和种族主义给美国黑人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是近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自然属性之一,它同精确性一样,是言语交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如果没有模糊性,言语交际就无法顺利进行。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
语用预设一直是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他们中有许多人已经对预设的一些方面进行了透彻的研究,但是很多都是关于政治访谈和广告语料的分析。本文旨在以警察讯问
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修辞方式,隐喻在文学作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研究由来已久,大部分学者从修辞、语义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然而,隐喻并不仅限于作为
西尔维娅·普拉斯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自由派诗人之一,她的诗歌表现出诗人的独特个性,她的诗化人生和人生诗化曾一度成为评论界的焦点。通过仔细研读她的诗歌作品,本文试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家庭主题小说是其艺术创作的主要成就。论文以福克纳的三部重要家庭小说《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和《我弥留之际》为研究
模糊性是语言的属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模糊语,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近年来,在从语用学角度研究语言的模糊性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外交语言的特点为简
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分析方法,尝试对美国现代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垂死的肉身》进行深入解读。   文学伦理学是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批评方法,兼有伦理学的性质,同时不脱离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的批评方法,其文学批评实践紧密围绕文学作品中的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伦理关系的阐释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