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文学中隐喻的认知分析:以徐忠雄的《家园》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hu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修辞方式,隐喻在文学作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研究由来已久,大部分学者从修辞、语义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然而,隐喻并不仅限于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隐喻也到处可见。把隐喻和认知研究相结合是一种新的尝试。Fauconnier(1994)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概念隐喻理论的延伸,它是一种基于认知的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人脑运作的动态过程。   本文把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作为理论框架,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更全面、更深刻地探索隐喻的意义构建。我们以徐忠雄的《家园》为语料,从中筛选出与民族身份息息相关的隐喻,分析这些隐喻意象的形成机制及其在特定的背景下是如何在作者脑中呈现的。   在《家园》中,徐忠雄通过丰富的隐喻意象将他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文将根据隐喻中所包含的意象,即自然意象、社会意象和其它(包括神话意象与命名),分为三类,然后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加以分析。研究发现:概念整合理论对理解隐喻的构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探究隐喻是如何构成的,又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情与思想的。
其他文献
中国大学英语课堂的话语权力一直是外语界的热门话题。中国的英语教学一开始受西方教学模式影响而繁荣了几十年的典型“师-生-师-生-…”模式,加上传统的中国哲学倡导师尊生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要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就必须紧紧围绕《建立健全教育、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
长期以来,人们对空间的思考呈现出两种维度:一种是将空间视为具体的物质形式,另一种是将空间视为精神的建构。索雅将主观性引入空间,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也就是倡导将精神
约翰·福尔斯是一位多产且取得非凡成就的作家。2008年《泰晤士报》评出了“自1945年以来50位英国最伟大的作家”。福尔斯也名列其中。《尾数》是福尔斯最短小、最轻松的一部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DREB)is able to improve tolerance to abiotic stress in plants b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
话语标记语是说话者用来实现成功交际的一种手段。在言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们是口语或书面语中表达说话人特定的语用功能、传递特定的语用信息的词语或结构
《白鲸》是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作者借捕鲸船“裴阔德”号的唯一幸存者以实玛利之口,讲述了亚哈船长带领船员疯狂追杀白鲸,最终酿成人鲸双亡的
黑人被强运到美国成为奴隶,失去赖以生存的黑人文化,他们丧失了自我身份,承受着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带来的伤痛。因此,美国黑奴制和种族主义给美国黑人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是近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自然属性之一,它同精确性一样,是言语交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如果没有模糊性,言语交际就无法顺利进行。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
语用预设一直是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他们中有许多人已经对预设的一些方面进行了透彻的研究,但是很多都是关于政治访谈和广告语料的分析。本文旨在以警察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