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流动的微观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frog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资源,对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异的高校教师队伍又离不开合理的教师流动。因此,构建稳定有效的高校教师流动机制,形成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高校教师的流动经历了从封闭、缺乏流动到大流动的转变。随着高校教师流动的逐渐加强,其间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教师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地域间教师单向流动加剧、高校间教师流动频率增高、由高校向其它行业的流动率上升等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高校教师不合理流动主要受社会环境、高校组织和教师个体三个层面的因素影响。尤其是高校组织和教师个体层面形成的微观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为了改变当前现状,建立稳定有效的高校教师流动的微观机制已迫在眉睫。美国高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校教师流动的机制,从微观层面可以细分为引力机制、权力机制、条件机制、责任机制和弹性机制五个部分。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高校教师流动的微观机制可以分为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沟通机制、制约机制和凝聚机制。构建我国高校教师流动的微观机制的有效措施有:通过健全管理以强化运行机制;通过尊重教师个体需求以强化激励机制;通过契合教师职业特征以加强沟通机制;通过健全制度以增强制约机制;通过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以巩固凝聚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脑胶质瘤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234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胶质瘤患者
高中物理微课在课后有什么作用呢?老师精选信息、优化知识做出高质量、高品质的微课音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能自主学习弥补课堂的不足,教学的目的是授之以渔让学生正在学会自主
通过在北京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典型群落环境内选定样点,并在北京市区和室内选定对照点,于2009年春季、夏季、秋季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3天对10个景点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
Linda Alkana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Long Beach, USA  The films Catch-22 (1970) and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are based on literary novels, and set in the specific time and place of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政治理论中分析国家利益的两种视角 ,即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从经济人和行动者的角度来分析国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APP平台系统化母乳喂养管理对提高NICU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实施基于移动APP平台的NICU系统化的母乳喂养后NICU早产儿126例
<正>·研究者(Investigator) ·实施临床试验并对临床试验的质量及受试者安全和权益的负责者。研究者必须经过资格审查,具有临床试验的专业特长、资格和能力。
会议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判断经济增长方式、衡量经济增长效益的重要指标。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处于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其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经验值得江苏借鉴。
合法性是公共政策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公共政策合法性是政治系统及其权威者在法定范围内,通过一系列政策方案,对社会利益进行选择、整合、分配、调节的基础上,解决政策
<正>目的探讨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提高对其肺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宜春市人民医院呼吸科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4月住院治疗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