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CD40L双功能融合蛋白在小鼠正位膀胱癌模型中的疗效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zhib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单纯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手术切除结合膀胱内抗癌药物灌注是治疗膀胱癌最经典的方法。然而化疗药物存在着毒副作用大、不同程度的耐药以及对癌细胞的杀伤缺乏靶向性等缺点。因此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开发高效低毒的治疗药物,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CD40配体(CD40L)是主要存在于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Ⅱ型跨膜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它与广泛表达于包括B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细胞表面的CD40相互作用是是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为B淋巴细胞活化提供必需的协同刺激信号。肿瘤细胞上活化的CD40可以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并促进凋亡,还能刺激DCs活化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在小鼠原位膀胱癌模型中,证实了CD40L的原位基因治疗能成功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我们通过制备链亲和素标记的可溶性CD40L双功能融合蛋白,旨在利用细胞表面蛋白质的氨基易生物素化以及链亲和素和生物素强有力的结合的特性将CD40L直接锚定于生物素化的肿瘤细胞表面而发挥其更持久、更有效抗肿瘤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期望能建立一种简单、高效、安全的蛋白质锚定技术来治疗表浅膀胱癌。   方法:   1.6His-SA-L-sCD40L-pET24表达质粒的构建   用RNA提取试剂盒从经ConA刺激的小鼠脾脏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编码小鼠sCD40L的cDNA。用S.avidinii基因组DNA作为模板PCR获得编码链霉亲和素(SA)的DNA,最后将这两个PCR产物克隆到pET24a质粒的NdeI和XhoI酶切位点之间。该重组质粒cDNA表达的融合蛋白的N端设有6-His标记。   2.SA-sCD40L融合蛋白的表达   将6His-SA-L-sCD40L-pET24重组质粒转化入BL21感受态细胞中,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活化。震荡培养至OD600≈0.6加入终浓度为1mMIPTG诱导表达4小时,超声破菌,包涵体洗涤。应用SDS-PAGE分析检测表达产物。   3.SA-sCD40L融合蛋白的纯化、复性   包涵体经过洗涤后用8M尿素溶解,先经0.45um孔径膜过滤后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使用梯度透析法复性融合蛋白,最后用2-亚氨基生物素-琼脂糖柱纯化复性后的蛋白,使用SDS-PAGE、Westernblot及凝胶成像扫描方法验证蛋白并分析纯化产物的纯度。   4.体外检测SA-sCD40L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   将复性后的SA-sCD40L融合蛋白调整为不同浓度于体外检测是否对淋巴细胞有促增殖效应,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A-sCD40L对膀胱癌细胞MB49的锚定率,初步评价该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5.SA-sCD40L融合蛋白在表浅膀胱癌灌注疗法中的应用   建立小鼠正位膀胱癌模型,从建模后的第3天开始治疗,生物素化半小时后灌注融合蛋白,同时设立sCD40L、SA-GFP和PBS对照组,治疗每周两次,共三周,观察小鼠的生存期。在治疗结束后的30天,分别收集治疗组治愈和荷瘤的小鼠,应用LDH试剂盒进行淋巴细胞杀伤试验。为了解融合蛋白在膀胱粘膜的锚定时间,分别在2,4,6天摘取融合蛋白治疗小鼠的膀胱,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冰冻切片后,应用仓鼠抗小鼠SCD40L单克隆抗体孵育,酶标抗仓鼠二抗检测,DAB显色,苏木素复染。   结果:   1.重组质粒的构建   构建的质粒经DNA序列测定,包含6His、SA、连接肽基因和sCD40L,经序列比对准确无误,无读码错误。   2.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   将测序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筛选获得表达工程菌,在37℃,250rpm摇床震荡培养至OD≈0.6,加IPTG诱导4小时,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占总蛋白量的15-2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镍金属螯合层析及2-Iminobiotin亲和柱层析后,融合蛋白的纯度达到95%。   3.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   经流式细胞学检测,融合蛋白能够锚定于生物素化的肿瘤细胞表面,锚定率达98%,而未生物素化的肿瘤细胞锚定率仅有3%。SA-sCD40L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较重组鼠sCD40L活性强。取小鼠脾细胞,体外MTT法检测发现不同浓度的SA-sCD40L促B淋巴细胞增殖成剂量依赖关系。   4.融合蛋白灌注疗法在表浅膀胱癌中的应用   植入MB49肿瘤细胞60天之后,PBS处理组和sCD40L处理组的所有小鼠死亡,SA-GFP组小鼠有80%死于肿瘤。相反,SA-sCD40L锚定治疗组小鼠有50%未见肿瘤生长。在肿瘤特异性杀死试验中,SA-sCD40L治疗组未生长肿瘤的小鼠的杀伤率在效靶比为1:1,25:1,50:1为11%,25%,35%,在sCD40L组中对应的杀伤率为4%,7%,12%,在SA-GFP组中为6%,9%,13%,在PBS组中为5%,7%,11%。   免疫组化分析显示SA-sCD40L可以固定于生物素化膀胱壁粘膜表面达4天以上。新生的膀胱上皮可有效替代灌注后意外损害的膀胱上皮,因为这种上皮是没有被生物素化,所以黏膜表面不会被染色。SA-sCD40L处理组小鼠肿瘤部位比其它组小鼠有更多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浸润。   结论:   1.成功构建了SA-sCD40L-pET24a表达质粒   2.SA-sCD40LpET24a表达质粒导入BL21宿主菌,经诱导表达后,成功获得了SA-sCD40L融合蛋白的表达。   3.SA-sCD40L融合蛋白具有链亲和素和sCD40L的双重生物学活性:   4.SA-sCD40L融合蛋白可以锚定于膀胱粘膜表面,发挥其抗肿瘤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带有测量误差的Wiener退化模型的客观Bayes分析.对于该退化模型,利用重参数化导出了Jeffreys先验和reference先验,从理论上证明了其中两个reference先验所诱导的后
针对具有Caputo导数的二维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进行高精度有限元分析.首先,基于双线性元和L1逼近建立了一个全离散格式,并证明其在H1模意义下的无条件稳定性;其次,借助Riesz投
本文研究了一类基于非线性抛物算子的变分不等式问题.首先,通过拓展偏微分方程的弱解理论定义了变分不等式的弱解.其次,利用惩罚函数并结合连续方法,证明了变分不等式存在弱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辅助治疗对脑肿瘤术后放疗患者生命质量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部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患
本文研究由Hale型非线性中立型延迟微分方程(HNDDEs)生成的耗散动力系统的耗散性,其与不变测度紧密相关.利用广义的Halanay不等式,给出了非线性非自治HNDDEs一些新的、有用的
该文研究了非线性边界条件下高维空间上更一般化的非线性抛物问题解的爆破现象以及全局解的存在性.通过构造辅助函数,并对方程中的已知数据项进行一些必要的假设,应用微分不
姜黄素是一种从姜黄根茎中提取的天然植物类多酚。由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管生成、免疫调节、抑菌和促进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作用,且安全无毒,不良反应小,使其在牙周
目的:   研究Stathmin mRNA和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其作为一个潜在的宫颈癌基因治疗的新的分子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