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刺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droi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使用夹脊刺血结合手法、电针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对比两方案的临床疗效,以期可以为其在临床上的推广提供可靠的临床数据及理论支持。研究方法:本课题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采用随机化法分组,两组各纳入30例。治疗组选用夹脊刺血疗法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选用常用电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3天治疗一次,对照组2天治疗一次,至少治疗1个疗程为有效观察病例。治疗前、疗程结束后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VAS量表分别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比分析二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有效率。研究结果:1.在腰椎功能改善方面,二组自身治疗后较治疗前JOA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JOA积分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2.在疼痛改善方面,二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VAS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间治疗后的差异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的VAS积分差与对照组VAS积分差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的J0A积分差与对照组的JOA积分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积分差=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4.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二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1.电针结合手法及刺血结合手法治疗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二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两者疗效相当;2.电针结合手法及刺血结合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均有改善,但刺血疗法的镇痛效果优于电针疗法;3.刺血疗法较电针疗法镇痛作用更强,腰椎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于大鼠胫骨植入种植体,经罗格列酮干预后通过比较正常组、糖尿病组和经罗格列酮干预后的糖尿病组大鼠全身骨密度及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PDGF-B的表
<正>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即H+/K+-ATP酶抑制剂,PPI为苯并咪唑类衍生物,20世纪80年代,第1个PPI奥美拉唑(omeprazole)出现以来,PPI己成为胃酸相关性疾病
通过论述国外建筑节能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筑节能产品的认证和管理、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我国节能工作的现状 ,指出我国节能工作的问题与差距 ,并提出发展建筑
<正>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约50%的糖尿病可罹患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治疗仍较为棘手,迄今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目
目的探讨窖蛋白-1(caveolin-1)与卵巢癌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蛋白印迹实验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高低转移细胞系(HO-
本文评析Davis根据Dowty的原型角色概念和论元选择原则构建的词汇语义关系蕴涵层级和原型角色向句法论元的映射模式。Davis通过把Dowty的论元选择从一个抽象过程实现为特征结
目的了解异位性皮炎的眼部并发症,以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方法对29例异位性皮炎患者采用裂隙灯、三面镜或间接检眼镜、眼部A型超声、B型超声、UBM和角膜地形图进行眼部检查。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外科手术可能治疗早期患者,然而,对某些恶性肿瘤却很难有好的效果。对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靠化疗或放疗。化疗由于缺乏选择性会产生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