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自”和“从”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马氏文通》伊始,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汉语介词研究,并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和形态标志,使得介词在汉语中成了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标志和手段,从而在汉语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介词本身又是一个“词数众多而作用殊异”的群体,其在意义、作用、来源、用法、分布等方面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正式由于以上两点原因,本文选择了两个常用的近义介词“自”和“从”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求进一步丰富现代汉语介词研究的理论成果。另外,通过比较二者的差异,对现代汉语语用规范化和对外汉语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在结合前人介词研究的基础上,在大规模真实语料的支持下,本着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分布理论,从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两方面入手,采取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介词“自”和“从”及其相关介词结构框架进行历时和共时两方面的比较研究。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动因及对象;其次,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简要整理和分析,指出其主要成就和不足;最后,阐明本文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整体思路。  第二部分是对介词“自”和“从”的历时比较研究。在分析历时语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介词“自”和“从”的语法化研究,对“自”和“从”在历时上的发展情况做详细描写,并对其语法化过程做比较性释阐。  第三、四部分是对介词“自”和“从”的共时比较研究。第三部分将从基本语法意义的差别、语法意义的多寡和风格色彩的差异等多方面考察介词“自”和“从”在语义上的迥异。第四部分是从句法功能及句式搭配两方面去考察“自”和“从”在句法方面的不同。  第五部分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及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蒙古族题材电影是中国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欲认识这个部分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历史形成条件、艺术风格特质、社会价值功效,首先当从其自身的审美特征出发,因为说到底
作为一种流布甚广的创作手法,戏仿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形式中都有广泛使用。在不同时代的历史实践中,戏仿的含义以及人们对戏仿的理解都在悄然改变。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