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图像仿真的地面场景采样方法与最优分辨率选取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ll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广西省北海市的沙田半岛的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以Geoeye-1遥感影像和Landsat7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经图像处理后,先从研究区整体上来分析0.5m、2m以及30m之间的地表反射率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尺度效应,然后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实验,利用0.5m的Geoeye-1全色波段影像以及野外的观测数据在所研究的实验区域内选出七种具有代表性的地物样区,开展不同下垫面类型的地表反射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尺度效应分析。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1)以往的研究尺度效应的方法大多是以一种遥感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进行尺度效应的研究,往往在研究某种特定尺度的时候没有相应空间分辨率的卫星数据作为参考值,而本文则是采用两种卫星实际获取的遥感数据作为尺度效应研究中的参考值,并分为研究区域整体与不同下垫面类型的地表反射率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尺度效应研究,即从整体与相对微观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这使得整个实验更具严密性和真实性。  (2)在数据准备阶段,为了获取0.5m的影像尺度,充分利用了Geoeye-1卫星数据中的0.5m全色影像与2m多光谱影像进行影像融合,在融合中运用了基于ENVI中的HSV变换、Brovey变换、Gram-Schmidt变换、主成分(PC)变换、colornormalized(CN)变换以及Pansharpening变换等六种变换方式,并同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从中选出一幅影像质量最好的0.5m的融合影像作为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并分别对两种不同的传感器从光谱特性、成像几何特性以及时相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将两者的这三种特性进行了必要的归一化处理以降低实验研究所产生的差异。  (3)在实验结果与分析中,分别从所选择的研究区域的整体与不同下垫面类型两个不同的角度并选用五种评价指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在不同下垫面类型的研究中选取了研究区中的七种典型地物,包括红树林、桉树林、人工建筑、木薯地、裸地、耕地、水体等,发现随着尺度的增加,各种地物的细节信息逐渐减少,所选样本的灰度级逐渐变少,甚至有的信息消失殆尽。并利用空间异质指数来分析产生尺度效应的原因。
其他文献
论文应用了沉积学、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和海岸地貌学等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通过野外考察采样、实验室室内分析与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地貌形态分析、沉积物粒度
深空探测意义重大,它有助于解答地球起源、演变与未来走向,也有利于人类将来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火星具有与地球十分相似的环境,因而成为近年来的重点研究目标,而火星矿物研究对
陈艳秋1968年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研究员。1992年8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同年分配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从事大豆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研究工作至今。“十五”以来,主持农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耕地减少已成为我国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为此,国家提出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管理正从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并重管理转变,并进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和热点之一。本文在大量野外调查与资料收集以及室内图像处理、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的基础上,以RS、GIS和GPS作为技术支撑,
严格成像模型,又称物理模型,真实反映卫星影像获取过程,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遥感图像正射校正和三维信息提取等领域。但由于模型中卫星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存在复共线性,导致模型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是国际上过去全球变化(PAGES)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关中国过去5000年以来气候变化的研究中,过去2000年时段的气候变化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并
学位
连年亏损 ,职工工资长期拖欠的洪洞县矿业公司几位领导干部 ,严重脱离群众 ,擅自更改职代会决议 ,损公肥私 ,侵占公款为自己谋取私利 ,受到有关部门处分。身为公司经理的刘天
人类活动在不同尺度上对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造成了深刻影响,导致大部分内陆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状况较差,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并且易于爆发水华等自然灾害,制约着人类社会的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问题成为当前生态学与地理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植被与大气之间碳通量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是精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