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持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并迈入高收入国家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出发,通过探讨其内生增长机制及其影响因子、发展潜力,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国情,从而探索出一条可以持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的可行路径。本文聚焦于四个方面:一是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属性和内生机制的可能性作出理论探讨;二是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发展模式粗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予以探索;三是从生产性服务业出发,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这一现实路径的可能性做出讨论;四是结合韩国、台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就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做出分析、归纳并引以为鉴。其中,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属性和发展机制做出的讨论包括产业特性、产业分类、产业成长动因以及统计口径的阐述,然后结合我国国情就其内生性做出讨论。对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问题讨论包括经济增长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变化、人力资本结构等问题。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上述问题的改善包括资本溢出效应、知识的外部性问题、干中学问题的讨论。最后,本文利用韩国、台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验来进一步加以分析。大致来看,本论文能分为理论篇和经验篇两部分。理论篇包括第1、2、3、4章,侧重于理论上探讨生产性服务业的内生成长机制、环境影响因素、产业属性,同时讨论了当前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路径。经验篇包括第5章,本文整理了韩国、台湾地区的不同时点的经济数据,通过协整分析讨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生性特征,从而为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累国外经验。第6章结合我国国情做总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