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垂直非均一性对卫星3.7μm通道反射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_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的宏微观物理特性在空间和时间上差异很大。卫星是云监测的主要手段,通过反演还可得到云粒子有效半径等很多云特性参数。云参数对真实云结构的反应能力直接关系到这些参数的应用的准确性。细致了解云的微物理特征参量不仅有助于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有助于对天气系统的精细化分析预测,有助于对人工影响天气可播区和播云效果的判定,同时对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卫星3.7μm通道被广泛用于反演云粒子有效半径。本文定量地研究了云的有效粒子半径、光学厚度等参数垂直非均匀分布时对FY-3A卫星3.7μm通道反射率的影响。基于SBDART辐射传输模式,分别计算了有效粒子半径垂直分层均一分布和垂直连续变化分布下的3.7μm反射率,计算了把有效粒子半径垂直连续分布的云当做垂直均一云进行反演时的误差。结果表明对于有效粒子半径垂直分层均一分布的云,当光学厚度比较大时,只有靠近云顶的“浅层”(有效辐射层,其光学厚度约为3-6)的云参数变化才‘能对3.7μm反射率产生影响。这说明在用3.7μm通道反演云粒子有效半径时只能反演到云顶部粒子的有效半径,而不能反演云底部粒子的有效半径。有效辐射层的光学厚度与云上层有效粒子半径、太阳天顶角、卫星天顶角等因素呈反相关,与相对方位角无必然联系。对于有效粒子半径垂直连续变化分布的云,当云比较薄(光学厚度小于10)时,如果把有效粒子半径垂直非均一的云当作垂直均一的云进行反演,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该误差与光学厚度呈反相关,与云顶与和云底有效粒子半径的差值呈正相关。当云足够厚(光学厚度大于10)时,该误差小于10%,可以认为此处云粒子垂直结构的变化对3.7μm通道反射率没影响。另外,云底和云顶有效粒子半径之差的绝对值一样时,把云底有效粒子半径大于云顶的云当作有效粒子半径垂直均一的云进行反演时的误差比把云底有效粒子半径小于云顶的云当作有效粒子半径垂直均一的云进行反演时的误差更大。鉴于3.7μm波段主要反应云顶部粒子的信启、,本文还利用FY-3A的其它波段反演了粒子有效半径。基于在水汽吸收波段,云的反射率主要依赖于云粒子大小的原理,利用SBDART辐射传输模式和FY-3A所提供的1.64μ m、2.13μ m和3.7μm三个通道探测数据分别反演了水云有效粒子半径。结果表明:1.64μm、2.13μm和3.7μm三个通道探测的云的反射率依次降低,1.64μ m、2.13μm通道对大粒子的敏感性较高,3.7μm通道在光学厚度较小时敏感性好;通过利用2.13μm、3.7μm通道反射率及有效粒子半径产品分析了污染对海洋层积云微物理结构的影响,并与MODIS有效粒子半径产品进行比较,相关性系数达到0.843。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小山姆·巴斯·沃纳(Sam Bass Warner Jr.)生于1928年,是美国著名的城市史学家,曾任美国城市史协会(Urban History Association)主席。沃纳的研究受到了麻省理工-哈佛城市研究联合中心、华盛顿大学城市和地区研究所、国家人文基金的支持。沃纳对于美国城市研究理论的丰富具有较大贡献,他所提出的变量理论、内城外城的概念,为美国城市史研究的发展和理论更新提供了新的角度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利用2010年1月和12月在宣恩和荆州开展的综合外场观测所获取的大气边界层结构资料,重点分析了不同下垫面(山地和平原)的雾气过程中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随时间、高度的变化特征和雾气过程的形成、发展、成熟和消散的演变规律,分析了大雾在两种下垫面结构下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异同。结果表明:晴天无雾日,宣恩地区的逆温层出现在17:00时左右,但强度较弱,随着时间的发展逆温层底不断抬升,荆州的贴地逆温层出现
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Micaps资料、NCEP/NCAR提供的一日四次1°*1°全球格点资料和TRMM卫星反演降水资料,对两次较为典型的梅雨期暴雨过程:2010年7月3-4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过程,以及2011年6月23-24日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研究。重点研究大别山地形对两流域暴雨生成发展的影响。论文研究主要方法是利用现有资料,运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2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两个区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