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西藏地区1985年和2000年两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1:10万)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并在ARC/GIS软件支持下,构建研究区景观类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典型相关性分析对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最后利用ARC/GIS软件对西藏地区景观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 1985~2000年,西藏地区景观组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未利用地、建筑及交通用地、灌木林地及疏林地面积增加,农业用地、森林、草地、河流及湖泊、冰雪地面积减少;草地在8种景观要素中转出面积最大,80.2%向未利用地转换;转入率最大的是居民建筑及交通用地,81.6%以上来源于农业用地、草地和水域;未利用地净增加面积70215.25km~2,主要来源于草地、林地和水域。(2) 1985年~2000年,西藏地区整体景观斑块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增加,形状指数、分维数、聚集度及优势度减小,西藏地区景观向着破碎化、多样化及规则化方向发展。对西藏七个地区的景观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地区景观格局差异较大,1985年到2000年,各个地区景观形状向规则化方向发展,异质性和连通性增加。(3)应用Arc/View3.2等软件,建立景观类型的初始转移矩阵,利用马尔柯夫模型对未来景观格局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未利用地、建筑及交通用地等面积增加,而草地、森林等绿地面积减小;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西藏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发现,西藏景观格局变化受海拔、降水、气温等自然因子的影响,然而人口、牲畜量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等人类活动的加剧起着关键性作用。(4)对西藏地区景观生态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西藏地区生态安全性指数比1985降低。基于评价结果,笔者提出了尊重自然生态过程,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强度和方式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及方案,为西藏地区景观生态安全及景观格局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恩格斯晚年关于小农的论述,特别是有关小农基本特征、社会定位、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小农的态度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如何认识"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启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在关注整体性和宏观性的同时,也需要精细化的研究视角和工作维度,把握其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和实践逻辑,契合宣传思想工作复杂性特征、社会治理背景下民主
大型石化建设项目一般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较多专业领域,对周边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合法合规建设系统性要求极高。企业法律工作提前介入,参与重大项目招投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不断的被应用在各个领域,使得计算机周边配套设施逐渐得到完善,形成了一定规模。计算机体系的不断庞大也促使机房管
研究了一类带扩散的具有垂直传染和预防接种的传染病模型,利用上下解方法和李雅普诺夫泛函方法刻画了常数平衡解的稳定性和传染病爆发的门槛现象.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的形成机理以及与转向架结构之间的关系。转向架一系悬挂和定位结构不同,在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对转向架固定轴距的影响也不同。当采用转臂定位结构
本文论述了电子显微镜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目前最先进的几种电子显微镜,如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结构、原理以及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对电子
为观察华蟾毒精(CBG)对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小鼠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CBG
介绍了空压机节能运行的方法和途径,它包括加强节能运行管理、采取无功补偿节能、利用变频调速技术节能等措施,为造纸企业空压机安全、高效、可靠运行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