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总结导师庞敏教授治疗心悸病的用药规律研究,通过对患者病情的收集整理、筛选、归纳,再借助成熟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挖掘,打破传统且单一的主观思维,挖掘庞敏教授在治病过程中的用药规律及临床经验,探寻组方特色中显性及隐性规律,得出真实准确的数据,为导师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客观有力的数据支持。材料与方法:本文选择从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就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总结导师庞敏教授治疗心悸病的用药规律研究,通过对患者病情的收集整理、筛选、归纳,再借助成熟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挖掘,打破传统且单一的主观思维,挖掘庞敏教授在治病过程中的用药规律及临床经验,探寻组方特色中显性及隐性规律,得出真实准确的数据,为导师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客观有力的数据支持。材料与方法:本文选择从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国医堂门诊经庞敏教授所诊治,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94名具有临床疗效的患者,及其318例医案进行规范化整理归纳,将医案规范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并建立庞敏教授治疗心悸病的临床医案数据库,使用平台的一般统计法、文本挖掘、关联规则对目标医案进行挖掘。结果:1.一般情况:纳入的94例患者年龄范围为16-83岁,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16岁,极差为67,平均年龄48.21岁,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1-50岁(29%)和51-60岁(22%)两个时间段,女性患者(55例)比男性患者(39例)多。2.证候分型:分为7种证型:心虚胆怯型3例,心血不足型15例,气阴两虚型27例,瘀阻心脉型21例,心阳不振型9例,水饮凌心型3例,痰火扰心型16例。主要集中在气阴两虚型和瘀阻心脉型两个证型。3.常用药物:收录来访患者的处方318首,其中包含了197味中药,共计6077味次,中药频率超过30次的有52味,分别是:麦冬、党参、生地黄、炙甘草、龙骨、牡蛎、五味子、当归、桂枝、丹参、柴胡、黄芪、酸枣仁、茯苓、川芎、黄连、桃仁、远志、赤芍、红花、白术、陈皮、枳实、黄芩、葛根、白芍、郁金、桔梗、山茱萸、百合、牛膝、首乌藤、柏子仁、桑寄生、附子、瓜蒌、黄精、全蝎、半夏、神曲、干姜、砂仁、厚朴、细辛、石菖蒲、甘松、栀子、玄参、补骨脂、火麻仁、羌活、防风(见表2),共计4724味次,所占比例为77.74%。4.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四气以温、寒、平性药为主,温性药37%,寒性药34%,平性药25%,凉性药3%,热性药1%。五味以甘、苦、辛味为主,甘味35%,苦味27%,辛味23%,酸味7%,咸味4%,涩味4%。归经主要分布在心经、肝经、脾经。5.高频药对:在318首所载入的方剂中,出现频率在大于等于150次的中药对有16组,这16组药对是庞敏教授治疗心悸的药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龙骨,牡蛎;麦冬,五味子;麦冬,党参;麦冬,生地黄;生地黄,龙骨;麦冬,龙骨;生地黄,牡蛎;麦冬,牡蛎;炙甘草,生地黄;生地黄,党参;炙甘草,龙骨;炙甘草,牡蛎;党参,五味子;炙甘草,麦冬;党参,龙骨;党参,牡蛎),共包含7味药物:麦冬、党参、生地黄、五味子、炙甘草、龙骨、牡蛎。6.药物核心组合:22对:木香_白芍_砂仁;龟甲_远志_石菖蒲;陈皮_黄芪_羌活;菊花_桑白皮_延胡索;葶苈子_猪苓_鸡血藤;磁石_苦参_淫羊藿;山药_山茱萸_女贞子;黄柏_黄连_花椒;金银花_杏仁_浙贝母;桃仁_红花_干姜;生地黄_附子_牡蛎_炙麻黄_龙骨;白芍_防风_白芷;远志_石菖蒲_夏枯草;陈皮_黄芪_枸杞子;菊花_桑白皮_刺蒺藜;葶苈子_鸡血藤_薤白;磁石_淫羊藿_巴戟天;山茱萸_丁香_紫苏;黄连_补骨脂_淫羊藿;野菊花_蒲公英_浙贝母;牛膝_桔梗_桃仁_赤芍_红花;生地黄_附子_牡蛎_细辛_龙骨。7.潜在新方组合:10组:木香_白芍_砂仁_防风_白芷;龟甲_远志_石菖蒲_夏枯草;陈皮_黄芪_羌活_枸杞子;菊花_桑白皮_延胡索_刺蒺藜;葶苈子_猪苓_鸡血藤_薤白;磁石_苦参_淫羊藿_巴戟天;山药_山茱萸_女贞子_丁香_紫苏;黄柏_黄连_花椒_补骨脂_淫羊藿;金银花_杏仁_浙贝母_野菊花_蒲公英;桃仁_红花_干姜_牛膝_桔梗_赤芍。结论:1.本研究发现,中年人所患心悸病的人数居多,以气阴两虚型和瘀阻心脉型为主,故多使用四气以温性药最多,五味中甘味所占比例最高;气阴两虚者,常用药物有:麦冬、党参、炙甘草、生地黄等;瘀阻心脉者,常用药物有:丹参、桃仁、红花等。2.庞敏教授在治疗心悸病的用药中,麦冬的使用频率最高,且党参、生地黄、炙甘草、龙骨、牡蛎、五味子、当归、桂枝、丹参、柴胡、黄芪、酸枣仁亦为常用药物;使用的药对中龙骨-牡蛎频率最高,且麦冬-五味子、麦冬-党参、麦冬-生地黄、生地黄-龙骨、麦冬-龙骨、生地黄-牡蛎亦为常用药对。3.分析得到庞敏教授临证的10个潜在新方,分别是:新方1:乌梅_黄柏_黄连_补骨脂_淫羊藿;新方2:磁石_淫羊藿_巴戟天_苦参_合欢花_首乌藤;新方3:炙甘草_龙骨_牡蛎_桂枝_茯神;新方4:陈皮_黄芪_当归_酸枣仁;新方5:山药_山茱萸_女贞子_丁香_紫苏。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治疗前后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相关基础西药减量情况及AChR-Ab滴度变化,探讨复方黄杞汤对脾肾亏虚型MGFAⅠ型~Ⅲ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3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并符合纳排标准的MG46例。男19例,女27例,比例为1:1.42,发病年龄最小18岁,最大82岁,病程1个月~26年。分两个治疗组,A组:醋酸泼尼松联合溴吡斯的明;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探究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组方规律,为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合理有效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搜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及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存的专著,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医案中患者的个人信息、四诊情况、治法方药录入系统中,以构建“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处方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频次统计方法得出
目的:通过对近30年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临床研究类文献进行探究,总结中医药治疗PPPD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PPPD提供更好的文献数据支持。资料与方法:用计算机检索近30年(1991年4月-2021年4月)发表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关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董波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所使用的中药药物,挖掘董波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特点,探析董波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规律。材料与方法:收集的病例来自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心内一科,由董波教授开出的第一个药方的901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将其性别、年龄、中医证型、服用中药药物等信息录入Excel表中,统计分析其性别、年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运
目的:本文观察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提供新方法。资料与方法:选取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K2科住院处及门诊部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予以体针结合内科治疗,体针取穴为患侧阳白,球后;双侧合谷、足三里、太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眼针治疗。眼针取
目的:借助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导师白光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遣方用药规律及核心经验方,以便于学术传承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并发掘创新性处方,期以为今后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资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及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白光教授门诊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且首诊有效的患者病例,共纳入139份。将采集到的患者病例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来诊
目的:探究湿疹的证素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为湿疹证候的规范化和其临床常规用药提供规范指导和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从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筛选出中医辨证治疗湿疹相关的文献类资料,从中提取其证型、证素与临床用药。总结湿疹证素及用药种类,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证素分布、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频次、频率、聚类、关联分析,从而探寻其规律。结果: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化裁方治疗功能性便秘(气血两虚型)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探讨“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治疗便秘的诊疗思路,扩充其临床应用;于客观、科学的角度去评价其临床价值,以期进一步扩展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诊疗思路。材料与方法:收集来自于2019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门诊就诊的70例气血两虚型功能性便秘病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技术对近三年以来王世轩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进行量化的分析,并以得出的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对其用药思路进行总结。材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王世轩教授治疗LDH患者的病案,共217例,收集中药汤剂处方346个。将预计使用的原始数据导入Microsoft
目的:从2010-2020年中医药治疗头痛(偏头痛)的临床文献中进行挖掘,对中药治疗头痛(偏头痛)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希望为临床治疗头痛(偏头痛)提供思路。材料与方法:文献从中国知网(CNKI)收集关于中医药治疗头痛(偏头痛)的相关论述,检索期限为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以专业检索为检索入口,以“(SU=偏头痛OR SU=慢性偏头痛OR SU=无先兆偏头痛OR SU=典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