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王世轩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yiyang9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技术对近三年以来王世轩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进行量化的分析,并以得出的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对其用药思路进行总结。材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王世轩教授治疗LDH患者的病案,共217例,收集中药汤剂处方346个。将预计使用的原始数据导入Microsoft Word,以Microsoft Word中数据为基础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基础数据库,将数据库中的患者基本资料和处方基本资料导入SPSS Statistics 25.0中,进行相关数据的频数、频率、聚类分析,再将数据库中的处方信息导入SPSS Modeler 18.0中,利用该软件自带的Apriori规则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1.药物频率统计:采集符合标准的中药处方346个,应用的中药达到209种,经统计,总用药频率高于10%的常用药物有68种。排名前十的为:茯苓、当归、牛膝、炙甘草、熟地黄、川芎、白芍、党参、白术。2.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将数据库中使用频率高于10%的68种中药物进行四气统计,王教授用药四气以温性药为主,五味中,辛味药稍多,比例与甘味药、苦味药的比例较为相近,总体用药以辛、甘、苦味药为主。五脏归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肝经,第二为肾经,第三为脾经。六腑归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胃经。3.聚类分析:得出了王世轩教授治疗LDH四种证型的核心处方。治疗肝肾亏虚证的核心处方为:茯苓、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炙甘草、白术、党参。治疗寒湿证的核心处方为:牛膝、川芎、当归、独活、茯苓、炙甘草、威灵仙、鸡血藤、秦艽、桑寄生。治疗湿热证的核心处方:甘草、党参、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独活、陈皮、茯苓、半夏。治疗血瘀证的核心处方为: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牛膝、香附、地龙、秦艽、没药、甘草、独活、五灵脂、羌活、乳香、茯苓。并阐明了用药思路。4.关联度分析:通过关联度分析得到了王世轩教授治疗LDH四个证型的常用的二药组合,三药组合,并得出关联网络图,分析了部分常用药物配伍。结论:1.王世轩教授治疗LDH用药归经以肝肾为主,并且适当的兼顾了脾胃经。药物四气以使用温性要为主要用药,寒性药和平性药为辅助用药。药物五味以辛、甘、苦为主,且比例相近。2.王世轩教授针对LDH的治疗,肝肾亏虚证以六味地黄丸加味为核心处方,寒湿证以独活寄生汤联合四藤一仙汤加减为核心处方,湿热证以四妙散联合二陈汤加减为核心处方,血瘀证以五大逐瘀汤加减为核心处方。3.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观察,茯苓、当归、牛膝、炙甘草、熟地黄、白芍较广泛的应用于LDH的四个证型,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世轩教授的用药思路。4.经过DM的结果与王世轩教授治疗LDH的用药思路基本吻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熄风健脾化痰法、针灸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并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60例肝风夹痰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将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独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熄风健脾化痰方及针灸治疗。通过观察各组患者就诊时、治疗3周、治疗3个月的
目的:观察眼针联合俞募穴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针刺法对比,探究二者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有效性。资料与方法:本试验患者均来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二科住院部,时间区间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共纳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主穴为天枢、上巨虚、支沟、大肠俞和足三里,配穴辨证取穴。试验组予眼针联合俞募穴法,其中眼针取肺穴
目的:通过治疗前后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相关基础西药减量情况及AChR-Ab滴度变化,探讨复方黄杞汤对脾肾亏虚型MGFAⅠ型~Ⅲ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3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并符合纳排标准的MG46例。男19例,女27例,比例为1:1.42,发病年龄最小18岁,最大82岁,病程1个月~26年。分两个治疗组,A组:醋酸泼尼松联合溴吡斯的明;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探究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组方规律,为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合理有效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搜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及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存的专著,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医案中患者的个人信息、四诊情况、治法方药录入系统中,以构建“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处方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频次统计方法得出
目的:通过对近30年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临床研究类文献进行探究,总结中医药治疗PPPD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PPPD提供更好的文献数据支持。资料与方法:用计算机检索近30年(1991年4月-2021年4月)发表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关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董波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所使用的中药药物,挖掘董波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特点,探析董波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规律。材料与方法:收集的病例来自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心内一科,由董波教授开出的第一个药方的901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将其性别、年龄、中医证型、服用中药药物等信息录入Excel表中,统计分析其性别、年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运
目的:本文观察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提供新方法。资料与方法:选取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K2科住院处及门诊部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予以体针结合内科治疗,体针取穴为患侧阳白,球后;双侧合谷、足三里、太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眼针治疗。眼针取
目的:借助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导师白光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遣方用药规律及核心经验方,以便于学术传承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并发掘创新性处方,期以为今后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资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及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白光教授门诊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且首诊有效的患者病例,共纳入139份。将采集到的患者病例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来诊
目的:探究湿疹的证素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为湿疹证候的规范化和其临床常规用药提供规范指导和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从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筛选出中医辨证治疗湿疹相关的文献类资料,从中提取其证型、证素与临床用药。总结湿疹证素及用药种类,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证素分布、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频次、频率、聚类、关联分析,从而探寻其规律。结果: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化裁方治疗功能性便秘(气血两虚型)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探讨“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治疗便秘的诊疗思路,扩充其临床应用;于客观、科学的角度去评价其临床价值,以期进一步扩展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诊疗思路。材料与方法:收集来自于2019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门诊就诊的70例气血两虚型功能性便秘病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