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是膝关节韧带中最常见断裂的一种人韧带,其损伤后的治疗一直是骨科医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恢复ACL的功能,骨科医生采用直接修补、关节内重建、关节外重建等方法。而关节内重建无疑是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关节内重建选择的移植物有自体组织、界体组织以及人工组织。其中由于髌腱的强度足够大,而且它与ACL有相似的解剖学表现,血运特征和组织结构,BPB(bone-pateller-bone)又提供了骨与骨的连接方式,这种方式明显优于其它组织。因此BPB移植物治疗ACL断裂被骨科医生广泛接受。但临床医生发现术后移植物生物力学性能大大下降导致移植物再次断裂或者膝关节不稳。为了研究带血运的髌腱移植物是否能改善术后移植物力学性能的降低,探讨移植物术后生物力学变化的机理而进行了本项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在随机、对照、均衡的原则下进行,将42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随机分为带血管蒂的BPB移植物组(Ⅰ组)、不带血管蒂的BPB移植物组(Ⅱ组)和空白对照组(Ⅲ组),分别予相应处理造模,然后在术后8周、12周、16周取股骨——ACL(BPB移植物)—胫骨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最后结果显示带血管蒂的BPB移植物组和不带血管蒂的BPB移植物组在术后的三个时间点生物力学性能均远远低于空白对照组,而带血管蒂的BPB移植物组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不带血管蒂的BPB移植物组,三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别(P均<0.01)。这结果说明带血运的移植物能促进移植物的力学性能的恢复。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移植物缺,血坏死和再血管化有关,移植物在向前交叉韧带样变过程中,移植物的修复均经历缺血坏死,血管重建,细胞增殖,再塑型期。在移植物再血管化过程中,移植物内的血管分布增多(与正常的ACL相比)会引起抗张强度的下降。在韧带的血管数量增多会明显降低韧带组织的数量,导致移植物强度的下降,为了消除移植后缺血坏死和再血管化过程,手术中最大可能的保留移植物的血供,保留了移植物的血液供应,手术后组织能够存活,髌腱移植物的缺血坏死及再血管化过程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或者彻底避免。因此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结合文献资料,在临床上运用带血管蒂的髌腱移植物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是切实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