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能力也相应提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强烈。许多中小学的常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家长和学生多样化、高层次的教育需求,由此,各类商业性校外培训机构应运而生。然而,在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准入门槛偏低、办学环境差、逐利性明显、师资力量良莠不齐、超范围办学、虚假广告宣传等一系列问题,长期处于政府管制与家长诉求的中间地带。因此,发现并解决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是促进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良性的发展的基础。本文以徐州市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为研究对象,首先了解商业性校外培训市场国内外研究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然后以徐州市K12(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的简写)辅导市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法了解辅导机构面临的问题和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中小学生家长对辅导机构辅导的满意感和需求。调查样本涉及家长的性别、家长的年龄、家长的学历、家庭年均收入、子女的成绩、报班原因等基本信息,同时也涉及政策、经济、文化、区位四个环境认知因素的调研,以及家长对辅导机构辅导的满意感的调研。首先预调研200份问卷,对126份有效问卷进行信效度的检验,根据预调研的反馈和信效度检测的结果,完善相应题项后形成正式调研问卷。正式调研共发放问卷503份,剔除子女没有参加辅导的问卷,正式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316份,然后综合运用描述性分析法、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如下: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子女参加的辅导的科目主要是数学和外语;子女参加辅导的原因主要是提高成绩;家长在选择辅导机构时,最看重机构的师资力量、学习效果和教学环境三个方面;绝大部分家长在为子女选择辅导机构时存在困扰,同时认为有必要成立第三方平台引导培训市场良性发展。通过差异性分析法发现:家长的机构满意感在年龄、学历、家庭年均收入及子女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因子女的学习兴趣、培养子女社交能力、时间限制这些报班原因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政策因素与总体机构满意感相关性最高,其次是经济因素,最后是文化和区位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政策因素对总体机构满意感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因素。基于机构访谈和问卷分析结果,结合徐州市场的环境,分别从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和发展、师资和教学质量、收费和服务及教学环境方面提出关于提高家长机构满意感的策略建议。最后,从行业自治和政策引导角度提出关于优化市场环境的策略建议。该论文有图22幅,表44个,参考文献86篇。